這兩位是物理界最強的兩人。
它們的研究至今影響著物理界,並且很多理論都還沒論證完。
未來幾百年,物理界都會受到他們的影響。
牛頓認為,萬物都有彼此吸引的力,也就是萬有引力。
而且這個引力與物質的質量成正比,和物質間距的平方成反比。
萬有引力無法解決物體間的引力是如何傳遞和作用的。
於是在萬有引力中,引力就是一個超距作用,預設引力的傳遞不需要時間。
而之後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認為光速是宇宙中資訊傳遞的極限速度。
於是,牛頓的萬有引力的超距作用,明顯和狹義相對論互相矛盾。
直到後來,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才徹底解決了這個矛盾。
廣義相對論認為,萬有引力的本質是時空彎曲,質量是時空彎曲的原因,物體在彎曲的三維空間中運動,就會有靠近大天體的趨勢,這個趨勢的直觀效應,就是引力的吸引作用。
也就是說,在廣義相對論中沒有引力,之所以兩個物體互相吸引,是因為物體在彎曲空間中運動造成的等效效應。
這種等效效應由廣義相對論引力場公式描述,在引力弱的地方,該公式就會退化為牛頓力學的萬有引力定律。
因此,廣義相對論和萬有引力,有部分是衝突的,有部分是廣義相對論對萬有引力的補充。
在當今科學界,萬有引力已經被所有人認可。
但廣義相對論,至今還沒被所有人認可,其中還有很多疑點,隨著時間推移,正一點點被整個科學界推翻或認可。
接下來,兩人在各自的觀點上爭論。
雖然在爭論,但兩人並沒有上升到個人矛盾。
畢竟,他們只是在學術上爭論,與個人矛盾無關。
學術歸學術,個人矛盾歸個人矛盾,兩者之間並沒有交叉。
其餘人就這樣看著他們的爭論,學術就是如此,需要爭論和論證。
否則就無法論出一個真理。
許久後,葉非揮手笑道:“好了,兩位,先別爭了,既然你們一個認為用廣義相對論好,一個用萬有引力好,那麼我們就做一個比賽吧!”
“你們兩各自帶一些人,一個用廣義相對論,一個用萬有引力。”
“你們誰搭建出來的暗物質模型好,我們就用哪個。”
“伱們看怎麼樣?”
吉羽和宗世對視一眼,吉羽道:“好,就這麼辦。”
宗世道:“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