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學術界的地位,葉非遠遠不如楊振寧。
因為,楊振寧是當今物理界第一人,學術成就可能只比愛因斯坦差半級,他還是數學八大猜想之一,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缺口的提出者之一。
楊振寧的圈子中的人,無一不是這個世界最頂尖的學術大牛。
因此,進入楊振寧圈子的人,在其中都會得到很大的成長。
翌日,索爾維會議召開!
索爾維會議的召開時間為半個月。
流程和國際數學家大會完全不同。
這一屆參加索爾維會議的正式學者有五十多人。
隨同這些學者到來的人有兩百多人。
每一位參加的正式學者都要上臺做一小時學術報告。
因此,他們不會分散到各個小報告廳作學術報告。
所有人都集中在一個大報告廳中。
除了作學術報告外,索爾維會議最精彩的地方便是關於主題討論。
這一屆索爾維會議的主題是量子資訊保安與通訊。
說到量子資訊保安,這還要歸功於量子計算機的出現。
量子計算機由於浮點運算次數太高,運算速度太快。
這使得過去使用的所有防禦金鑰都不管用。
因此,各國科學家便需要研發出安全效能更高的防禦金鑰,可以抵擋住量子計算機的入侵。
當然,夏國因為有全世界效能最高的量子計算機,自然是不需要懼怕的。
可是,夏國暫時沒有售賣量子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合作的意向。
因此,其他國家沒有量子計算機,他們自然要研發出更高安全性的防禦金鑰。
關於防禦金鑰,這就要用到黎曼猜想。
因為黎曼猜想被葉非證明出來,現在應該叫黎曼定理。
黎曼定理是專門研發防禦金鑰的。
至於量子通訊,這一直是近幾年物理界最主流研究方向,也是近幾屆索爾維會議主要討論的主題。
索爾維會議第一週是作學術報告,第二週是討論主題問題。
葉非的學術報告是在第五天下午上臺作。
因此,接下來五天時間,葉非都在聽學術報告。
從上午八點到中午十二點,下午兩點到晚上六點。
晚上的時候,很多人還會聚在一起討論學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