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女人顯得有些難為情,正是石墩村的婦女主任胡鐵花,她恰好是個寡婦,都是她剋死了男人。此刻,她正想著怎樣能體面的再嫁一個男人。
馬曉麗也抿嘴笑著鼓了鼓掌,別這王寶玉年輕,講起話來特有一套,起碼煽動力很強,難怪,小小年紀就到了農業辦當主任了。
我就這麼多,下面請大家自由發言。王寶玉掐滅了菸頭,笑呵呵的道。剛才的一番演講,自己都給自己打了九十分,心裡還真有那麼幾分的得意。
這是石墩村的地盤,第一個話的,肯定是支書何大壯,然後才能輪到村長朱田力,這是不成文的規矩。
王主任,您在東風村當主任的時候,我們就聽了您的光榮事蹟,只恨我們村沒有你這樣的能人。支書何大壯首先道。
呵呵,何支書過獎了。咱們石墩村搞得也很紅火嘛,就從這一間間的磚瓦房上,也比東風村強得多。王寶玉笑著道。
何大壯擺擺手道:老百姓攢了一輩子的錢就置辦了這磚房了。哪比得上東風村有常年不斷的進項強啊。有錢了,啥房子蓋不出來?
就是,我們村也想搞黑木耳種植,只是苦於沒有技術也沒有銷路,不知道王主任能不能幫一幫我們?村長朱田力一臉恭敬的道,還主動給王寶玉遞上了一支菸。
王寶玉面露思索之色,緩緩開口道:這裡的情況應該和東風村不太一樣,東風村的柞樹很多,適宜黑木耳的種植,而這裡不但離山較遠,而且山上也都是些樺樹。
何大壯和朱田力臉上都露出了失望之色,朱田力不肯放棄的道:王主任,實在不行,我們也可以到東風村去買一些柞樹段回來,這下面的老百姓都著東風村眼紅啊!
蔣春林忍不住開口道:哪有那麼多柞樹可用啊!再用就該是成材的了,那一立方米木材可是比黑木耳貴多了。
蔣春林的話,還真是提醒了王寶玉,不管怎麼,發展經濟不能以破壞資源作為代價,樣子還是改良黑木耳的種植模式。
王寶玉記起農技站站長韓濤跟一個炕上睡覺的時候,曾經提起過,黑木耳還有一種種植的方式,那就是袋裝地栽法,操作簡單,耗材少,也是一種不錯的模式,就是產量稍微差了點。
王寶玉開口道:這個事兒我記著,回去以後跟農技站研究一下,能不能搞地栽木耳,如果能行,咱們兩個村子一個快搞。銷路上請大家放心,沒有任何問題,這一點我能保證。
彷彿吃了一顆定心丸,何大壯和朱田力喜不自勝,在王寶玉的求下,會計將石墩村農業發展情況的材料,一併都拿來給王寶玉。
王寶玉則認真的翻著,拿出筆來,不時挑重點記下了些資料,關心的主農民人均收入,以及各種糧食作物的種植規模及收益情況,希望能夠找到農民經濟增長的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