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二十五分鐘,就如肖恩.格迪斯想的那樣,高升確實“慫”了,但他絕不是因為怕或者怎麼樣。
在他的人生信條裡,只有站著死,可沒有跪著生。
當然一場球賽,高升也沒有把它上升到生死的高度,之所以“慫”著也是為了翻過傑米.文森特這座山。
古語有云:人固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白話一點就是,死也要死的有價值一點。
下半場剛開場後的二十五分鐘,沃爾索爾陣型一直沒有前壓,伊普斯維奇U18實力本來就不佔優,想透過陣地進攻扳平比分幾乎沒有可能,這時候衝上去蠻幹,除了浪費體能,沒有任何作用。
所以何必呢?
另外上半場高升鋒芒畢露,也遭到了對手的針對,高升雖然不怕“死”,但也不能憋屈“死”。
這種情況下,高升只能乖乖慫著。只有等對手壓上進攻,暴露出身後的空當,伊普斯維奇U18才有那麼一丟丟的機會。
所幸沃爾索爾沒有讓高升等太久,受限於實力伊普斯維奇U18陣地進攻一直沒什麼進展,連帶著沃爾索爾也沒有太好的反擊機會,後場一直頂不上去,自然也就不會留給他們太多空間。
這麼看,實力弱有時候也不全是什麼壞事。
然而二比一的比分,對於沃爾索爾來說並不保險,畢竟沒有鎖定勝局。
因此在第五十六分鐘的時候,沃爾索爾陣型開始往前移,逼迫伊普斯維奇U18。
等到比賽進行到七十分鐘的時候,沃爾索爾已然掀起了進攻狂潮,陣型壓得極為靠上,伊普斯維奇U18門前也是為一度風聲鶴唳,看著令人提心吊膽。
不過伊普斯維奇U18看著十分危險,卻始終沒有讓沃爾索爾擴大比分,守住了扳平的希望。
只是話又說回來,這樣的場面真沒有什麼安全感可言,所有人都知道,照這種形勢下去,丟球恐怕也只是遲早的事。……
…………
站在邊場,桑普臉色十分嚴峻。
原因無他,沃爾索爾的實力遠比他想象的強大的多,雖然他們是以22歲以下球員作為班底,另外搭配三名一隊老將,但這比起年齡最大也只有18歲零7個月的伊普斯維奇U18來說,強的不是一分兩分。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兩三年的時間對於漫長的人生來說,並不算什麼,五十歲和六十歲在年輕人眼裡,都是老人。
但,在足球的世界裡,尤其是年輕球員,兩三年的時間,就意味著更多的訓練時間,更多的比賽時間,更多的經驗積累,和更多的提高與成長。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不是一場實力對等的比賽,無論能力,經驗,伊普斯維奇U18都欠缺太多。
尤其是高升,二十天前他還只是一個被自己勸退的可憐蟲,在歐洲踢職業足球是他一生都無法實現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