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其中還有這麼多道道。
“要是我有我師傅的道行就好了,他都不需要這些,半個月內的毛髮,都可以。”
還有你師傅的道行,沖和都不需要有他師傅的道行,只需要恢復那些被他自己封印的記憶,都可以讓那道人跪下唱征服。
“那就是說,這個東西沒用了?”
沖和說罷,搖頭,隨手一甩,便將毛髮釘在地上。
四目見此一幕,眼神一亮。
“倒也不是全然無用,看你剛剛這一手,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們只需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給人下咒,看似玄奇,其實說白了,就是用自己的修為氣運,透過特殊手段,去壓制別人的修為氣運。
所以一般來說,很少有人給氣運高於自己之人下咒。
這是個非常考驗眼力,和操作的行為。
一個不慎,自己有可能比被下咒之人還要先領盒飯。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魯班書》中的一些禁術,施術者比中術者先掛掉的,大有人在。
特別是修術不修法,不修道的,走的更快。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沖和便知道,上清茅山有一法,借物代形之法,便可以大機率規避這種被反噬的機率。
沖和雖然不記得過程,不過華陽真人當初施展此法的事情,他還是記得的。
當初羅澄想要詛咒趙煦,以他一個人的力量,顯然不成,這才找上遼國國主。
哪怕遼國國主的氣運,依舊不能對身為大宋天子的趙煦形成壓倒性優勢。
也是動用遼國玉璽,加上遼國國運,這才一舉功成。
而借物代形,也是一個需要承載的載體,打個比方,詛咒就像一塊巨石壓在人身上,輕了不起作用,重了你得自己先搬得動。
而轉移,你也要轉移到一個可以承受之人身上。
否則,可能直接讓他死,所以當時他們選擇了趙佶。
你要問他們,選個普通人行不行?
答案是,行!
那可就相當於變相的要了人家性命,當初他們四人,都知道這個結果,卻是都默契的沒有提,反倒是選了趙佶。
至於趙佶也有可能死這個事情,也不能怪他們。
畢竟只是有可能而已,試都不試一下,豈不是看不起他們的業務水平?
不論如何,當初他們四人,也算是大宋水平最高的那幾個了。
言歸正傳,要是沒有這塊巨石沒有壓住,被人家掀了,受傷的,便是自己,所以當初遼國國主不久之後,就沒了……
既然怕反噬,那這個法子,可以用在施術者身上。
找個東西,承擔自身施術的反噬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