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竟然能咬疼自己,這咬合力,也是沒誰了。
讓小傢伙飽餐幾天後,便帶著小傢伙,順著一條小溪,往山下而去。
有水的地方,就有河流,有河流之地,便有人類聚居點,這是千年不變的道理。
當然,這個理論僅限於僅有人類存在的地方,否則,也有可能遇到大型獵食動物。
例如現在,丘志清便抱著小傢伙,一路狂奔。
他們身後,則是一隻土龍,也就是傳說中的鱷魚,鬼知道,這個地方,怎麼會有鱷魚。
還好這玩意上岸之後,速度銳減這才沒有受一頓皮肉之苦。
反正怎麼咬,也不可能弄死他,至於要不要試試能不能啟用小寶蓮燈的應激功能,他是不敢實驗的。
萬一小東西一不小心被一口悶了,他到時候怎麼解釋?
經過數日野外生存,他們終於來到有人煙之地。
一番打探下來,丘志清憑藉自己優異的醫術,成功在他們所在的山南道,巴州城立住了腳。
山南道,巴州,也就是後來的巴中一帶,妥妥的風水寶地。
山美水美,主打的就是一個自然風光,可惜,要想出去就不容易了。
倒不是他不想回步雲觀,而是這邊離步雲觀萬里之遙。
這還是直線距離,要是按官道走,那簡直……
巴州位於米倉山南麓,緊鄰巴河,城牆以條石壘砌,還是季漢時代的產物。
這裡說的季漢,其實就是丘志清他們平定漢末之亂後,被現今朝廷冠以的稱呼。
據說這是當年劉焉為了阻擋他兒子的進攻,在此將近修築的城牆。
這麼多年,依舊好好的,不得不說,為了保命,當年劉焉可真是……
他們父子倆,在此一住就是六年。
今日瓢潑大雨,毫無血緣關係的父子倆,正在東城城樓之上,欣賞雨景。
巴河在這裡轉了個彎,北門外,便是農田,再往北,便是巴河,西邊是南龕山,東邊還是巴河。
北門與巴河之間的農田,距離可謂把控相當巧妙,正是當年霹靂車可以全面覆蓋的距離。
而東面,則是剛好可以從城頭打到對岸幾乎所有渡口。
可以看的出來,當初劉焉修建城牆之時,還是用心了的。
可惜,終究還是丘志清技高一籌,讓他兒子領兵攻打,同時掉給他的軍士,都是幷州人士。
一旦他有什麼想法,那些人第一個不幹。
人家在朝廷手下,吃著官糧,拿著朝廷補貼,鬼才跟你一起去投靠劉焉。
不過今日卻不是因為他們突然懷古,來東門城樓上看風景。
而是這邊的府軍校尉害了病,請丘志清這位巴州名醫,過來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