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掌權的,都是各個衛軍中的,各營校尉。
就連衛將軍,都沒有調動的權利。
調兵權在政事堂手中,將軍府只有統兵權,也就是負責日常訓練,或者接令後帶兵出征,饒是如此。
軍中福利,後勤,兵員冊,都在兵部手中。
這是皇甫嵩等人搞出來的,並非丘志清的意思。
不過他也樂見其成,而今什麼大同社會,他是不想了。
只想早日結束這亂世,對於皇甫嵩,黃琬,以及劉虞等人,能想出這種制衡的辦法,他是一點也不意外,甚至還樂見其成。
劉虞等人,剛開始還以為丘志清會反對。
畢竟這種分權,怎麼看吃虧的,都是丘志清和徐榮。
而得利的,是大漢朝廷,或者說是政事堂。
他們都準備好了,更退一步的乙號計劃,乃至多退兩步的丙號方案,他們都有。
可沒想到,丘志清和徐榮,竟然直接同意了。
搞得劉虞等人都有些驚疑起來,難道自己真的錯怪丘志清了不成?
他真的是大漢忠臣?
其實丘志清當初提議他們進入政事堂,看中的,便是他們沒有複雜的門生故吏的人情網,同時人品也算是過硬。
為什麼王允被丘志清邊緣化了?
就是因為此人,身後不僅站著官僚,還站著世家。
或許劉虞,皇甫嵩等人,以後會變成那個樣子。
不過那都是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丘志清用了十多年,打造了幷州的基礎教育網路,這麼多年過去,手中底牌何止那些,難道再用十年,還無法在關中,以及洛陽鋪開?
在這個被董卓等人,犁過數次的地方。
丘志清不相信,那些世家豪強還能立足。
皇甫嵩,軍隊已經被全部打亂。
劉虞,有能力的宗室都出去發展了,不然就是被“張角”弄死了,誰讓他們擋了“張角”的道路呢?
黃琬,族人雖多,但是分居各地,形不成世家。
這三個人分別代表軍隊,宗室,以及世家,卻又不能完全代表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