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第二十三年),五月。
天下大旱,已經基本成為定局,糧食減產,也是預料之中。
各個地方諸侯們,都在想著如何節衣縮食的過日子。
也就幷州這邊,還有糧食出賣,不過人家要要求很是奇特,要求用流民,災民換糧食,在這個糧食比命貴的時候。
如此舉措,可謂是人傻,糧多。
擺明了就是一副冤大頭的模樣。
倒是讓幷州人口,又是一番暴漲,近乎達到千萬人口。
這些人口增長中,除了外來的遷入人口,大多還是幷州州牧府的鼓勵生養政策,可以說一個嬰兒落地,對他的補貼,
會直接持續到他/她十八歲,州學畢業。
當然了,要是自己不滿足州學的入學條件,
那就是個人問題了,補貼照給不誤,家中和子女對半分。
這還是因為,之前便發生過,家中拿女兒的補貼,用來養兒子的情況,雖然男女都有補貼,可耐不住有些人就是偏心啊。
全部交給一個,大兒子,小兒子的都有。
女兒的也有,就是少了一些。
畢竟偏心眼這個東西,大家雖然都偏,可偏的還不一樣。
例如現在,在丘志清的偏心之下,冀州和幽州的糧草供應,便沒有出多大問題,這主要還是幷州環境穩定。
多年未有戰事,內部風調雨順,作物又多。
一年四季都給安排上了,這麼多年下來,糧食自然不缺。
二來,也是劉虞和劉備,和丘志清的關係都算不錯。
畢竟之前大家交談的,還是相當的愉快的。
三來,也是大家的觀念,有共通之處,都是想著治下更為繁榮。
可是劉備和劉虞好過了,其他人便有些不滿起來,首先是關中的大漢朝廷,因為丘志清在這個關鍵時刻,竟然沒有給他們送糧。
而是在臨晉城,設立據點,接引民眾前往幷州。
王允已經知曉皇甫嵩,將其子侄送往幷州之事。
本想讓皇甫嵩拿下臨晉,奪回大河渡口的防禦。
奈何皇甫嵩一直以糧草不足,不能輕易開打為由,拒不出兵。
而今,王允這才真切感受到,手中沒有兵權的痛苦,他當然可以罷免皇甫嵩,可是罷免皇甫嵩之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