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劉備,丘志清便恢復了日常的穩定日子。
董卓還是一如既往的在長安撈錢,建造自己的小金庫。
看樣子,是沒了威壓天下的雄心了。
丘志清這是在專心恢復幷州的民生,這些年幷州還是相對來說比較穩定的,只不過幷州的底子本身相對薄弱。
也是近些年,從冀州,以及司隸,逃過來不少人。
這才讓幷州變得有些生機。
再加上,而今丘志清佔了河東,平陽兩郡。
不用擔心董卓的威脅,同時有了鹽池之利。
期間,大家還討論過,要不要乾脆南下佔據洛陽,可大家分析之後,一致認為,此時佔領洛陽,並不可取。
一來,洛陽乃是四戰之地。
沒有充足的準備,還是不要輕易冒險為好。
二來,洛陽乃是董卓與關東諸侯們的緩衝區。
他們貿然進入,可能會引起雙方群起而攻。
至於洛陽的百姓,丘志清打算讓人拿出一些糧食,讓吳獻從上黨出發,往河內郡滲透,河內郡自從太守王匡陣亡之後。
一直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態。
丘志清遂令張顯,領兵六千,進入河內郡。
整頓河內郡的治安。
丘志清是這麼想的,可韓馥卻不這麼想。
西有劉備,南有丘志清,東邊,北邊,有袁紹。
韓馥自認難以掌控局面,便主動與劉備,交接了冀州牧的職責,自己在則是打算,直接去長安,等待新的任職。
他算是看的清楚,他怎麼說也是朝廷任命的冀州牧。
劉備也是,他們倆交接,還是遵朝廷政令,劉備不能把他如何。
可要是被袁紹得了冀州,他能不能走,都是另一回事。
初平元年(第二十年),八月。
張顯率兵六千,校尉張遼,鄒宜為副,進駐河內,同月,劉備成功接任冀州牧。
原本和袁紹合作,威逼冀州北部的公孫瓚見此,選擇退兵,袁紹見此,退回渤海郡,消化剛得到的河間國去了。
諸侯間,暫時陷入了平靜。
不過丘志清派兵進入河內郡,卻是讓董卓大為不滿。
因為河內郡,本就隸屬司隸,而今被丘志清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