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本,就很有意思了。
另一本叫《太上丹經》,是不是很熟悉?
當時雲鬚子說,都是他們師門的傳承。
不過在丘志清看來,這大機率是他家師門祖上,在葛天師那裡聽道之時,順來的。
因為其內通篇,和《九鼎丹經》的區別都相當大,丘志清當時翻看這本丹經的時候,所有字都認識。
可是連在一起,他愣是大部分都沒有看懂。
雖然裡邊的記載,非常完善,可謂是完善的有些過分。
從三轉靈丹,到六轉仙丹,再到九轉金丹,可謂是應有盡有。
可裡邊除了一到三轉的靈丹有所記載單方之外,後邊的全都是玄而又玄的東西,其中還有不少的錯漏之處。
應當是抄錄之時,抄錯了。
直到丘志清修煉了斡旋造化,這才發現。
其中所謂的,仙丹和金丹。
只不過都是斡旋造化的一種運用。
這部丹經,簡直就是把自己對天地靈氣的瞭解,以及人身道體的理解,完美融合到了一起,達到了直接用天地靈氣煉丹的地步。
可惜,有些地方,實在是斷的有些莫名其妙。
看的丘志清好不難受。
真希望有一天,可以在太上道祖座下聽道。
時光悠悠,丘志清沉迷於古籍的拓印分類,可外界卻是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雁門五郡的發展,自然引來的鮮卑的注意。
可惜,沒等他們走到雁門。
便被長城沿線的友好部落,直接和漢軍一起,將其擊潰。
之前丘志清他們,對付那些盤踞在雲中朔方等四郡的東胡人之時,可真是把他們給嚇壞了,生怕轉手給他們也來這麼一手。
然而丘志清並沒有,讓他們白白擔心了一場。
倒是丘志清整頓了雁門五郡之後,雙方的貿易越發興旺了。
而他們那些長城沿線的部落,也在不自覺間,慢慢的減少了馬匹的飼養。
轉而飼養投入少,收穫多的牛羊。
至於安全問題,當然是交給漢軍保護了。
中平三年(第十六年),在丘志清,以及天下各級官員的輸血之下,劉宏終於在這年的年底,徹底修復了洛陽南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