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些年她和丘志清的整修,已經顯得很是古色古香,還有那麼一絲絲的精緻典雅,其中不少傢俱,
都是丘志清用上午不坐堂的時間,自己摸索著一點點製作的。
忽然間白芷便沒了回應,倒是讓丘志清有點不太習慣。
白芷摩挲了一下書桌,猶豫片刻,還是道:“算了吧,我們出去遊玩一番便回來,你那邊做不了坐堂大夫也無所謂。
這些年我等刺繡手藝也越發純熟了,你啊,就在家好好的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休息一段時間,前段時間,城守府的李夫人,
很是喜歡我的手藝,前些日子,還託我給她女兒繡一副仙鶴羽衣呢……”
丘志清嘴角泛起了一絲微笑,很是認真的傾聽這白芷的訴說,兩人便這般一邊收拾著東西,一邊準備著明日出行的行李。
宋元豐七年(1084),三月初七,宜:會親友,打掃,出行。忌:訴訟,搬家,赴任!
白芷在一邊運功調息,等丘志清做完早課之後,兩人便帶著昨晚準備好的乾糧,鎖上房門,把鑰匙藏在大門的橫樑之上,便踏上了出門踏青的旅途。
此去大理二百里,以兩人的腳力也走了兩天的山路,雖然不及他們來時那麼崎嶇險要,可也並非什麼好走的地段。
兩人跋涉兩日,三月初九,來到大理下關!
下關風,上關花,下關風吹上關花。
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
這是著名作家曹靖華,在1962年1月,遊過大理之後,對大理的風、花、雪、月四景感慨萬千,便即興賦詩一首。
當然,並不是說他這首詩出來之前美景就不存在了,還是可以看的到的。
大理城的地理位置很是特別,東邊是洱海,西邊是蒼山,夾在中間的一塊平原,大理城便坐落在這塊平原之上。
南北兩端,又有兩塊收攏靠洱海的山頭,於是便在南北兩端設立了下關,以及上關兩座關隘,猶如,大理四景,也正好對應著大理城,東南西北的四道屏障!
可謂是無巧不成書。
而丘志清和白芷,此時便在下關外的西洱河畔,享受這下關的春日暖風。
不多時,船家便帶著他們出了西洱河,藉著這從蒼山和哀牢山之間的空谷中,吹來的暖風,不大的小船,晃晃悠悠的往洱海中行去。
白芷溫婉的聲音在丘志清耳畔響起:“暖風不知何來,西南花香入懷,你聞聞,這是哀牢山上吹過來的馬纓花香,聽說它們還沒完全開放,
等它們完全開放之時,隔著洱海都能聞到它的花香……”
這顯然是忽悠人的,不過丘志清也沒反駁,而是微笑的側耳傾聽著,這下關美景。
忽感世界更加寬廣,心也越發的高遠,這下關的風,夾雜著白芷溫婉動人的聲音,吹進他心裡……
船家彷彿也被這好聽的聲音感染,尋了個白芷說話的空隙,插話道:“兩位是出來踏春的新人吧?實話說,這現年,老漢也載了不少出來踏春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