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志清開始閉死關,說是閉死關,其實就只找了個山石,盤坐其上,不停的感悟天地。
自己識海中的那座六合塔,雖然使喚不動,溝通不了,不過日常觀摩,倒是大大節省了他壯大陽神所需的時間。
他感覺自己應該是差不多可以飛昇了,可感覺一下自己的狀態,應該還能再活個百八十年。
記得翠虛子師叔提醒過他,能活多久活多久,不要主動飛昇。
可惜事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景定二十二年,公元1291年,在江湖上闖蕩了數年的玄玄子,忽然起念,想回武當山了,不過剛出了汴梁,又想起自己師兄當年的囑咐。
以及終南山上那幾個,自己大了幾十歲的“師侄”,當然,這也只是他師兄開開玩笑,他們又不是同一道脈,大多時候不同道脈的只是道友相稱罷了。
於是其便起念上重陽宮看看,自汴梁轉道往西,這一路上的見聞,讓玄玄子不由感慨全真道的普及,只要是稍大一點的地方,便有一家全真道觀。
一家道觀三兩人,前堂奉三清,後院田三畝,觀中道長大多精通醫術,一座道觀,便是十里八鄉的醫館藥堂。
這些年來,天下第一大派,全真道的名字越來越少人提及,反倒持身閣高手輩出,名聲在江湖上廣為流傳。
而全真道士道醫雙絕的名聲,卻是在民間廣為流傳!
這是尹志平,丘志清等師兄弟致力於淡出江湖的結果,他們性命雙修,無論是學醫,還是學道,都有助於他們的修煉。
可江湖爭鬥,卻並非如此,江湖兇險,動輒便是身死道消,他們只需保持必要的武力,用以護道即可!
太過在意門中武功,難免會像少林一般,偷習武功的事情屢屢發生。
既然如此,還不如大大方方,不想過入道的苦日子,學完趕緊走,真想入道的,有大毅力的,自然會堅持。
至於習武作惡之事,沒有敬畏之心才會作惡,不然不習武,一樣作惡!再說,好人又不是學不到功夫……
且往常持身閣比鬥之時,有志於入道的,只習練《基礎心法》的弟子,往往不如一同入門,習練其他武功的弟子。
久而久之,便傳出了學武在外門,修道入內門的傳聞,再加上江湖上行走的,多為持身閣弟子,更加坐實了這個傳聞……
玄玄子一路往關中而去,基本都在全真道觀中掛單落腳,與其中的道長談玄論道,雖然其中大部分道士,都不如他。
可也多少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這是玄玄子第一次來到終南山,以前他也聽自己師兄提過,之前終南山中,還有他們樓觀道其他道脈的傳承。
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不知道又有多少道脈失傳或者消散。
玄玄子來到山門處,由持身閣弟子引他來到重陽宮,在他眼裡,不論是之前的遇真觀,還是重陽宮,都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聖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