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楊嬋提議,用寶蓮燈替他療傷的建議,被他否了。
雖然她說幫自己治療大部分傷勢,不過丘志清覺得,他傷的沒有楊嬋認為的那麼重,不需要數百年時間養傷。
只需要完成《先天九蛻》的一輪蛻變。
百年之內,傷勢便可痊癒,而且還是不留隱患的那種。
畢竟《先天九蛻》其最初創功的目的,便是為了修復自己原本不可能痊癒的重傷之軀。
用來療傷,可謂是專業對口。
瘟疫最終平定下來了,不過流離失所的百姓卻是更多了。
去年光和元年之時,波及七州的大旱,以及蝗災,讓中原地區的人口損失慘重,這便是張角認為大漢的“蒼天”出了問題的原因。
因為“蒼天”本身便是九鼎結界的一個補丁。
大漢以“蒼天”驅動九鼎結界,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
而九鼎結界,可以自動調節籠罩範圍內的天氣。
這也是為什麼,丘志清有時候可以感覺的到,颳風下雨之時,雲層之上的神力波動,可絕大多數颳風下雨的時間內。
丘志清都無法感知到,雲層之上神力波動的原因。
因為除了天庭降雨之外,九鼎結界也會自行調節降雨。
並不是丘志清所知的故事中,雷霆雨露,都是天庭降下。
掀開這腐朽的“蒼天”,建立全新的“黃天”,換蒼天,至太平!
這就是張角的理論,以及目標,前邊的是手段,後邊的是目標。
而丘志清的理論和他的想法有些區別,丘志清則是認為,天窮則人窮,天變,則人變,人生天地,自然而然。
道隨時宜,數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具體來說便是,天旱,則抗旱,天寒,則禦寒,大蝗,則烹之。
其實兩人的觀點,不能說完全對立,畢竟最終目標,都是:至太平。
自強的同時,換一個風調雨順的“天”,當然更好。
不過他倆的矛盾,便在於此。
或者說是丘志清信不過張角,他不相信張角,可以在打破“蒼天”這個舊秩序的同時,建立“黃天”新秩序。
這是他結合自己的記憶,以及對張角的認知得出的結論。
畢竟張角說過,他在下界的預演,全部以失敗告終。
然則,張角對此,則是信心滿滿,丘志清有時候都不知道,到底是誰給他的自信……
畢竟“蒼天”之強,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為了應對接下來可能波及雁門的蝗災,丘志清除了科普蝗蟲的一百種吃法之外,就是興修水利,以備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