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丘志清感覺收穫不菲的是,裡邊竟然還有為數不少的藏書。
這讓平城的藏書樓,瞬間有了著落……
光和元年六月中,丘志清和徐榮帶著大車小車,和數千人的隊伍回到了平城。
幾乎同時趕到的,還有心虛的各家豪強。
要知道,丘志清這種不撈錢,只為民的行為,和他們天然階級對立,這沒錯。
可他們內部,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要不何來寒門、豪門、世家的這種說法?這就是他們內部的等級劃分!
有內部等級的劃分,那就肯定有著他們自己內部的矛盾。
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
偉人的話,哪怕時隔數千年,間隔數不清的世界,依然適用,依舊是警世名言!
不過丘志清不喜歡和他們扯淡,他有更好的人選。
丘志清讓人叫來自己的郡守府長史彭脫,當彭脫聽聞丘志清讓他負責去和那些傢伙談談之時,眼中透出明亮的光芒……
很好,丘志清就是喜歡他這種眼中有光的樣子!
把自己的底線,羅列成冊,交給彭脫後,便讓他去具體負責此事了。
又到了糧食收穫的季節,丘志清需要去選種了,他發現,透過篩選之後,種子的來年產量會高上不少。
他也是,光顧著用斡旋造化培養。
卻忘了,先祖們是如何把狗尾巴草培育成麥子的,就是靠選種!
選種,簡單,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卻是極為有效。
鄉民們都已經習慣,這位縣令……哦,不對,現在是太守了。
這位太守還是縣令之時,便經常往田地裡跑,現在大家種的糧食,幾乎都是這位縣令弄出來的,比其他地方的產量可高了不少。
這點丘志清自然是知道的。
畢竟他來的時候,便發現,太原郡北部縣境中,已有開始種植平城這邊的最新麥種。
還有繼續向南,向東蔓延的趨勢。
丘志清選種,自然不用一個個看,看過去,誰家的麥子好,誰家的麥子適合留種,自然清清楚楚。
這就導致了,丘志清去選種的家庭,都小掙了一筆。
因為得知他們家的麥子,被太守拿去當種子了,自然認為他家麥子好。
紛紛多拿一部分麥子,就為了換他家的麥子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