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天空中即將散盡的璀璨,好似那橘子洲頭的煙花燦爛……
可惜,他已不知多少歲月,未看到此動人美景!
“吧嗒……”
一枚黑綬銅印,落在丘志清身前,砸出一個不小的坑。
也把他從美好的回憶中喚醒,果然,過去種種美好,都會在你記憶中深埋,等待再次遇到感動的剎那,將其喚醒,與此共鳴!
彎腰,撿起這枚銅印,小心的將其擦拭乾淨,將其掛回腰間。
看來,以後經常把官印帶在身上,還是很必要的,不然不知道什麼時候便會來個么蛾子,要他小命。
第二日,熹平四年,七月初一!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又是美好的一天!
一大早,丘志清剛做完早課,臨時營地中,便熱鬧起來,他們要收拾東西,準備再次前往採石場幹活。
來都來了,自然不可能看都不看一眼,便直接回去。
站在亞武山採石場邊的山峰之上,前方光幕閃動,很快便把亞武山探查一遍。
果然是個風水寶地,難怪可以被騰蛇當做幼崽的居所,不知道這是被遺棄的可憐娃,還是孤兒,如果是前者,那就麻煩了……
中午時分,丘志清便騎著自己來時的戰馬,回到華陰縣城之中!
而亞武山採石場中,漸漸流傳出了一個,華山金天王三公主,受縣令相邀,下山除妖的傳說……
……
丘志清回到了正常的縣令生活,教教書,勸農桑,推廣他的新糧種,同時亦是修煉斡旋造化,爭取弄出新一代的糧種!
例如今年,在三輔和弘農大面積遭到螟蟲之災時,僅華陰一地,並未發生大面積減產。
反而略有增產,同時也讓丘志清獲取了一批新的糧種,以待明年推廣之用!
不過世事無常,雖然沒有減產,奈何也沒能享受到中央政府的免租補貼。
也擋了豪強們斂財搜刮之路!
於是在熹平五年,二月!
也就是丘志清來此的第六年,他因為政績卓越,治理華陰,開採石碑工作,做的井井有條。
因此在部分“有識之士”的推薦下,丘志清交接了華陰縣令一職,隨著洛陽前來押解石碑的隊伍,前往洛陽接受他的新工作。
石碑已經打磨成型,一丈高,四尺寬,一尺厚,重六千斤!
需要五匹挽馬,才能拉動載有石碑的大車。
也就是說,這裡石頭的密度,要比他所知的,高了至少三倍。
而且這麼大的石碑,成品率也低,難怪那麼多人,辛苦半年,也只是打磨出二十多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