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出來,郭縕和張奐都有些尷尬。
他們兩人進兵,所帶糧草都不多,且張奐明顯是從定襄郡過來搶功勞的。
此時已是臘月十五,如若能在臘月二十前偷襲得手,擊潰鮮卑入侵,還有丘志清手中的這一批俘虜。
還能趕在年終上計之時,在陛下跟前露個臉,在來年開朝大朝會之時,給陛下獻俘!
在這個名望幾乎能和官位,能力掛鉤的年代。
他們要是能露了這個臉,說不得以後還能在史書中留下一筆。
不過郭縕是什麼人?做了這麼多年大漢官僚,丘志清的訴求,他自是門清。
“丘縣令安心,等此次得勝歸來,功勞簿上,定然少不了丘縣令的一筆,日後施政有何困難,儘管向郡守府提,
只要郭某力所能及,定會傾力相助!時間緊迫,如此,便請丘縣令幫我等介紹一番,強陰縣的情況吧!”
張奐亦是表示,護衛邊疆,本就是他的職責所在。
日後如若鮮卑再敢南侵,定然率兵來援!
行!有他們倆這句話就成!
如此,丘志清便能開倉放糧了,不然沒有丘志清的點頭,就算郭縕是雁門郡守,他也沒有資格強求丘志清開倉。
這年頭,大家還都是要臉的,當著這麼多同僚的面,得到這個回覆就夠了。
接下來的時間中,便是其樂融融的聊天打屁時間。
放糧這種事情,丘志清一句話的事情,當然不用他們親自監督。
到時候讓雁門郡守府開具一個軍用文書,明年報銷即可。
從此處到強陰,需要兩天行軍,當初若非丘志清閒著無聊瞎看,也無法看到兵臨外長城的鮮卑前鋒。
郭縕和張奐,為了避免夜長夢多,上午領了糧秣,交接了俘虜,下午便出發,往強陰而去。
而另外一部分人,則是壓著兩千多俘虜,開始南下,往洛陽獻俘去了……
丘志清自然是不能隨軍出征的,他是平城縣令,雖然兼職縣尉,可依然不算是軍職。
倒是吳獻,帶著自己補充齊全的一部,四百多人隨行,也算是去撈點軍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