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這些道人信誓旦旦的解釋,丘志清也算是勉強接受了,“水解”,這是南宗的老傳統了。
來都來了,總得給這位全真前輩上香見禮吧,一番行禮之後,丘志清便問起了紫陽真人留下的傳承一事。
自己本意是想借閱一番, 看看可否,然則卻被觀中之人誤會,他們自己都沒有得到傳承,你一個連度牒都沒有的野道士,也想染指真仙傳承?
丘志清被趕了出去,他在這個世界算是齊活了, 之前在大理崇聖寺被知客僧趕了出去, 現在在天台桐柏崇道觀又被道士趕了出去……
丘志清有些莫名其妙,後來一番打聽之下, 這才得知,原來紫陽真人之前是真的,有心在崇道觀授徒開講。
雖然大機率是法外別傳,可也不是沒有機會拜入真傳,可惜……沒一個成氣候的,皆是求名求利之輩!
這讓紫陽真人不由的回憶起自己在關中傳道之時,那種被門徒牽連,流放的日子,這才想起自己真傳弟子, 石泰的好來。
於是在元豐元年(1078), 決定不再授徒!
感情自己不是晚來了幾年那麼簡單,是晚來了二十多年。
不過紫陽真人的《悟真篇》確實是在崇道觀寫就的沒錯,不過人家並未放在崇道觀,而是傳給了自家徒弟一份。
而另一份,卻是不遠千里的跑到兗州, 送給了兗州知州兼好友馬默, 本意也是讓他幫忙出書,流傳出去。
可不知為何, 這一下子就沒了訊息,這都十來年了,也不見有書流傳出來,讀書人,果然不靠譜,有好東西總喜歡自己揣著。
丘志清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也是暗罵這些人白痴,人家真人留下傳承你們都抓不住,寧願大老遠的從兩浙路的天台縣,
跑到山東東路兗州府,也不把傳承留下,期間何止千里……
暗罵一聲豎子不足與謀,丘志清揮袖離開了天台縣,不過俗話說的好,退一步越想越虧,忍一時,越想越氣!
回過神來之時, 已是不知自己身在何處,不過大概可以確定自己在天台縣西南方, 身處大山之中,自己腳程又極快,現下已經迷路。
不過思及崇道觀那群傢伙,丘志清還是決定給他們一個小小的教訓!
此時已時近傍晚,丘志清乾脆找個石頭盤坐下來,直接入定,片刻之後道體之上,氣息越發的薄弱,直到慢慢的沒了生命體徵。
陽神隱匿,一路向東北天台縣而去,兩刻鐘之後,丘志清僅僅是折返幾次之後,便來到天台縣,進而來到崇道觀上空。
看著一個個道士,也不念經,也不做晚課,也不學習,丘志清不由的暗暗撇嘴,道醫都不學,活該真人看不上爾等!
話說當初崇道觀在紫陽真人到此之前,並沒有這麼多的人在此修習,是紫陽真人再次講課授徒,這才使得桐柏宮開始熱鬧起來。
可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一多,又缺乏有效的管理,個人心性又不定,自是會生了齷齪!
當然,丘志清可不是來欣賞這繁華道觀的,他是想要製作一個幡,特來問崇道觀借用一下。
看著場中正在製作中,的巨大的空白靈幡,丘志清毫不手軟,直接扯掉,抱著就跑,當觀中眾人發現之時,只見長幡被捲起,騰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