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此,傳位大典算是完成了,全真七子各自歸位!
主持儀式的道長便又開始念禱文,這次是丘志清寫的,大致意思便是感謝諸位師長的教育撫養之恩,以及對弟子的信任云云。
最後告訴祖師,今個事情還沒完,您老先別走,再辛苦一下,稍後還有事情需要您老把把關。
接下來自然是由丘志清動手,給五閣一殿的六位主事人,以及十二位副手上五嶽冠,這是代表他們已經入道,可以開山收徒了!
之後便是由道錄閣閣主陳志益,帶著他兩名副手,給內門中已經入道的同門戴上偃月冠,至此,全真教內才算完成內部的權力更迭。
之後又是一篇禱文燒給了祖師,大致意思便是:祖師爺您再辛苦辛苦,這邊您的四代弟子便要新鮮出爐了,您老再給把把關……
為了避免麻煩,同時也是為了公平起見,丘志清不便收徒,可自己的不少師兄弟都到了收徒的水準。
其實全真不太倡導大家入道,除非你真的有恆心,有毅力!不然持身閣也是個很好的去處。
當然,想要入道,父母在的話必須父母同意才行。
借用葛洪天師在其《抱朴子·內篇》的話來說,就是: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世間沒有不孝的神仙!行孝道,亦是行善功,不然難以功行圓滿。
最後收徒流程走完,丘志清站在首位,其後是全真七子,再後是五閣一殿的主事人,最後是內門弟子,外門弟子,呼呼啦啦近千號人,開始拜別祖師。
於是的道長便開始唸誦最後一篇禱文,大致意思便是:今日就麻煩祖師爺到這了,您老辛苦!弟子們恭送,晚上記得回來吃年夜飯。
您老也別總宅著,有空也下來看看,保佑保佑弟子們……
注:以上儀式純屬虛構,勿刀,謝謝!
自此丘志清當上了全真教三代掌教,但貌似並沒有什麼區別,還是一樣的教學,讀經,論道,教內大小事務早就被他分出去了,並不需要他多操心。
那個代表著掌教的上清芙蓉冠,也回到了從前的待遇——在櫃子裡吃灰,恐怕又是得有什麼重大活動才會拿出來擦一擦了。
第二天,大家看到新繼位的掌教真人,又是平常打扮,倒也見怪不怪,倒是趙志敬等有三兩個見連帶掌教在內,一些閣殿主事都沒戴冠,只是簡單的挽了個道髻,便又不好意思的把道冠取了下來。
丘志清知道此事後搖了搖頭,他覺得其實大可不必,你感覺戴著舒服你戴著就成,何必太在意旁人的看法呢?
他們其實大多都只是覺得戴冠麻煩,不如直接挽個道髻來的方便而已……
不過有意思的是趙志敬這個傢伙,自己當年下山之前把,明明把他打發去送信了。本以為他會留在登州,就待在他師父王處一那裡。
可沒想到這廝在自家嵛山派那邊也不受待見,剛開始還好,可到了後來,經常給那邊的申志凡找茬。
就連他師父王處一都看不下去,便又被他師父打發到恆山給他師伯譚處端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