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丈光芒染海風,波濤洶湧四時同。
雄鷹展翅三千里,日月乾坤一線中!
不得不說,孟浩然不愧是能讓我們的詩仙白哥成為小迷弟的存在,這首《海上日出》可謂是把一個觀日出有感的偉大詩人刻畫的活靈活現!
且很是契合他們道家的意境——心廣且大!
也難怪李白會寫出: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這樣的千古佳句,這就是人家詩仙追星的格調。
此時,丘志清一個人端坐在船頭,作為此行有實無名的“欽差”,自是不用他自己操船,此刻他正迎著朝陽,做著早課,採著氣,欣賞著這海上日出。
昨日自己在宮內觀堂之中,和那些道門各種人才暢聊之時,一個內侍把自己帶到了小西湖畔的八角亭中,趙與莒已經在那裡等著自己了。
一開口便告訴他,官家原則上同意招攬郭靖,但不能說招攬,只能讓自己去說服郭靖。以蒙古元帥的身份投靠大宋,如此才方便安排高位。
不然想直接從平民躍升到高階將領,絕無可能!同時趙與莒還表達了大宋官家(也就是他自己)對郭靖母親深明大義的欽佩,有意加封其母。
卻又覺得一個貞潔牌坊不足以表達官家對其母的敬意,直接上誥命封號又有些不太合規矩,所以打算如若郭靖願意以蒙古元帥的身份投靠大宋的話。
便讓其隨孟珙領兵北伐,待功成名就便可順理成章的給其母,其妻封誥命,包括其幾位師傅,一諾千金,不遠萬里前去大漠收徒的高尚品德,朝廷亦可認可……
這話丘志清聽明白了,就是宋國先開出條件,畫大餅,而後靜等郭靖的選擇!
不過聽趙與莒這麼說來,官家那邊還算是比較開明,當然,話是這麼說,如果郭靖本人不能指揮得動手下,寸功未立,那就另當別論了。
臨近午時,丘志清便到了桃花島桃花林外,隱約知道一點厲害的他,只好站在桃花林外喊道:“全真道沖和道人丘志清來訪,還望故人相見……”
桃花島上,正在練功的郭靖,和正在教導六歲小郭芙的黃蓉,都同時聽到了這個平和的聲音,相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
郭靖沉思了片刻,便想起來了,之前他們在醉仙樓有過一面之緣,是全真教掌教丹陽真人的徒弟。
“蓉兒,你先在這等一下,我去去就回。”
黃蓉點頭,雖然來人有些強,可她更加相信自己的靖哥哥,且全真教之人又不是敵人,無需擔心!
不多時,郭靖便來到桃花島桃花陣外,見對面站著一名身背長劍,手搭拂塵,雙手攏於袖中,一身乾淨整潔的青色道袍,漿洗的有些發白。
道髻倒是倒是挽的一絲不苟,海風一吹,道袍飄飄,往那裡隨意一站,竟讓人看著出奇的和諧,彷彿他本就該站在那裡一般!
再搭配上道髻上那一根不知木材的木簪子,妥妥的一副有道高人的模樣。
在郭靖打量他之時,他亦是在打量著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巨俠,面容端正剛毅,身材高大勻稱,略有木訥的面容之上卻有著一副清澈明亮的雙眸。
比之當年初見之時,渾身雖沒有什麼儒雅之氣,卻是散發著一股令人心折的正氣!這是他在臨安見過的絕大多數飽讀聖賢書的官員才子,都無法比擬的正氣!
郭靖作為主人,先行行了個抱拳禮,說道:“見過丘師兄,一別多年,師兄風采依舊!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丘志清一絲不苟的回了個道禮,這才道:“郭師弟哪裡的話,當初郭師弟大婚之時,貧道正忙於全真事務,並未到場恭賀,還望郭師弟海涵才是!”
“哪裡的話,全真不遠千里給在下送來重禮,在下感激還來不及呢,師兄請!”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