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有人做好了準備,陳兵邊境。
夏朝可以不打,但不能等到對方打上門來的時候,說自己沒有準備好。
讓啟志帝很是遺憾的是,他分明已經做好了準備,卻遲遲沒人過來挑釁夏朝,或者說想從夏朝這裡搶點糧食。
準確的說,小規模的幾十個人的那種還是有的,但正經的軍隊是一個也沒有。
不過,若想發動戰爭,別說是幾十個人,便是一具屍體都已經足夠了。
夏朝一百四十五年。
啟志帝又來到了顧家小院之中。
這一次他身著龍袍,頭戴冠冕,顯得分外正式。
「顧先生,如今大祈皇都已經被圍,其國君派人冒死送來一封書信。」
啟志帝將書信遞給顧擔。
顧擔掃了一眼。
信上的內容其實並不複雜,無非是說大祈已到了危在旦夕之時,懇請夏朝出手相助,若夏朝肯施以援手,大祈願為夏朝屬國,自稱臣子,每年上貢云云......
說是求助,實則乃是俯首稱臣。
看來大祈是最先頂不住的那個。
將書信對摺,顧擔將其放在了面前的石桌上,問道:「你是什麼想法?」
「大祈確實危在旦夕,若夏朝不出手,大祈皇室敗局已定,已無半分輾轉的餘地。」
啟志帝並未直接回答問題,反而說道:「其餘等國的情況也差不多,無非是能否多撐兩年的關係而已。經過這些年的休養生息,夏朝也已經恢復了過來,若真要施以援手,也不是不行。
當然,這一切還是要看顧先生的意思。」
若真能讓他決斷的話,恐怕早幾年他便按捺不住,直接兵鋒所向盡為夏朝國土了。
畢竟這麼好的機會,一旦錯過未免也太過可惜了一些。
不過等一等也沒什麼不好的,起碼現在沒有廢夏朝一兵一卒,周圍國度自己就先撐不住了。
夏朝若能這個時候再出手,絕對是事半功倍。
而且理由都已經送到手中了。
你看,這可是大祈皇帝的請援信!
我們夏朝不主動出擊,但既然受人之邀,總沒關係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