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月的身旁,多是長生宗的元嬰尊者。
按照世俗的角度來看,他們彼此算是同僚,而且通常熟識已久,一個個全都算是老熟人。
將顧擔喚到身邊,沈江月也未嘗沒有炫耀一番的心思。
畢竟此時此刻,顧擔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別人家的弟子’。
顧擔自然不會不給沈江月面子,青山裡可還有幾個小傢伙需要這位師尊照看,他盡不了的弟子之儀讓小傢伙們盡,該衝門面的時候還是得乖乖聽話。
亦步亦趨的跟在沈江月的身旁,顧擔臉上始終掛著微笑,非常有禮貌的和每一位元嬰尊者打招呼,這倒不是在討好那些元嬰尊者,只是讓沈江月開心一下。
此時此刻,再沒有人會質疑顧擔,每一位元嬰尊者都不吝言辭的誇讚著顧擔的壯舉,畢竟他不僅僅給自己帶來了名利,為人族爭光的同時,長生宗也狠狠的出了風頭。
看一看陸知明那意氣風發的樣子就知道,如今在長生宗顧擔就是真正的心頭寶。
陪著沈江月刷了刷自己的存在感之後,沈江月也終於是心滿意足,道:“好了,知道你不喜歡這種交際,自己找地方玩兒去吧。
若是看上了哪個宗門的姑娘,想要結為道侶記得跟我說一聲,師尊給你撐腰!”
頓了頓,沈江月又意有所指的補充道:“若是連師尊也搞不定的,還有長生宗給你當靠山,不必看旁人臉色。”
通常情況下,修仙界的道侶偏向於兩極分化的狀態。
要麼早早開始尋覓道侶,在築基期,甚至是煉氣期就開始,要麼往往會延後很久,可能要到金丹已無寸進,甚至到了元嬰尊者之後才會考慮。
前者自然是因為實力低微,進境緩慢,自身無有成就之後,自然也開始考慮下一代的問題。
後者嘛,也與前者較為類似,只不過實力更高,修行的時間也更久。
除此之外,還有乾脆一門心思修行,完全沒打算找道侶的修士也佔了很大一部分。
對於是否要結為道侶,如果不從共同培養後代的角度來考慮的話,很多修士其實並不太樂意。
境界低微之時,或許還樂意享受皮肉之美、魚水之歡,修為再高些,沉迷此道的幾乎一個人都沒有。
那種低層次的快樂,哪裡有追求大道美妙?
根本不是一個等級的東西!
而且修為越高,對道侶的要求也就越高。
首先必要條件就是,兩者起碼實力要差不多對等吧?
一個元嬰一個築基,前者閉關一次,後者說不定就沒了,在一起守墳不成?
這還僅僅是最粗淺的要求。
其他的比如性格是否合得來,對彼此的成長是否有好處.各種綜合原因更是因人而異,很多修士乾脆就沒那個打算了。
這是大部分情況。
還有小部份。
比如合歡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