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著大鯉遠去,顧擔心緒難平,激動不已。
周圍無數人對此吃驚之際,莫不是感到失望和遺憾。
唯獨顧擔,卻好似抓住了救命稻草,在無數迷霧中,窺見希望的曙光。
毫不掩飾的欣喜自他身上浮現,整個人容光煥發,雙目中爆發出卓然的神采。
那始終卡在最後一步,無法凝練的後天之炁,在這一瞬間,被顧擔抓到了脈絡。
他太穩健了。
也太安穩了。
相信自己有足夠的時間,足夠豐富的經驗之下,最終足以堆砌出一次成功。
只要嘗試的夠多。
但有些事情,必須要親自涉足其中,才能有所收穫。
隔岸觀火,永遠都只能知道火那千變萬化的形狀,卻不能感知到那真正的,灼熱的溫度。
唯有自己接觸過火焰,甚至被火焰灼燒之後,才能明白‘火’本身究竟是何物。
他無數次嘗試凝練後天之炁,卻又在最後一步前撤離。
誠然,一旦失敗,將會有一次恐怖的爆炸。
但那種爆炸,還不至於取了他的性命。
只不過趨吉避凶,乃是人之天性。
既然已知失敗後會導致折損,那自然是有多遠跑多遠。
也正是因此,他卻也喪失了讓血炁真正凝結的關鍵。
所以任由他如何打磨與嘗試,始終都差那臨門一腳,阻塞在自身眼前,始終想不明白其中關鍵。
直到今日。
親眼見到飛躍龍門,被視作頭彩的大鯉奮力掙扎,不甘被縛之下爆發出的巨大的生命潛能,顧擔才恍然明悟。
不真正拼盡全力,那就不配擁有‘奇蹟’。
曾被他視為必死的頭彩大鯉如此,後天之炁,何嘗不是如此?
過於惜身,反倒會離目標越來越遠。
飛躍龍門的大鯉雖是遍體鱗傷,甚至還有被捕殺的風險,但它們爭取到了繁衍生息的機會,爭取到了下一個‘十五年’,爭取到了族群的未來。
如果遇到龍門山,便害怕受傷,擔憂艱難險阻,恐懼躲藏在龍門山後的獵人,所以要活生生等到滄海橫流,山巒塌陷之時,再走坦途而過,那恐怕大鯉這個族群早就消散在了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