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那是得有閒情逸致的人才有興趣的。
顧擔走進去的時候,一個站在門前的白袍修士提醒道:“第一層書籍可隨意閱覽,但不可攜帶出去。第二層進入則要繳納一枚靈砂,若有看中的仙術和典籍,可以按照定價購買。”
顧擔只是隨意的點了點頭,邁入其中。
一進門,便看到書架上懸掛的四個大字。
修仙百藝!
而在修仙百藝之下,則是擺放著稀稀拉拉的書籍。
丹道、陣法、符篆、煉器,這四個大類分別佔據了一大片的區域,至於其餘技藝,則是乾脆的被扔到了角落,甚至加在一塊兒,都沒有這四類一個地方佔的多,連典籍都比不過。
如今仙道在緩緩復興,這不假。
可真正關於仙道的知識,幾乎全在‘考古’。
從各國收藏的典籍中匯總而來,然後一個個實驗過去,看看哪個能用,哪個是真。
至於真正開創屬於自己的仙法秘術不好意思,這裡仙道才區區七十九年,哪裡有那個功夫和閒情?
找到什麼就用什麼吧!
顧擔理所當然的先來到了丹道的區域,抽出一本《丹道基礎》看了起來。
不多時,顧擔的臉色變得有些奇怪。
他以頗快的速度將《丹道基礎》翻到了末頁,就見到一行大字。
【丹道不興,非丹道之害,實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有道友對丹道頗感興趣,當加入靈珍堂,與吾輩一起研究靈植,明悟藥理,方可重現丹道之輝!】
這本書,與其說是關於丹道的知識,不妨說是靈珍堂的招人宣傳書。
裡面簡單的介紹了一些丹道的種種奧妙,緊接著便是吹噓各種高階大氣的仙丹功效,隨即話鋒一轉,道出如今寧坊的困境.巴拉巴拉,就是跟丹道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最出名的修仙四藝之中,如今唯有丹道始終不顯於世。
凡俗的藥材,年份再久,那也不是靈株。
如今仙坊內缺的根本不是丹方,而是丹方中所書寫的那一個個讓人恨不得淚流滿面的靈藥。
修士尚且可以自主修行,可靈藥自主修行,那得等到猴年馬月都不一定能見到。
若真等靈藥自行誕生到可復現丹道的程度,那這代人怕是一輩子都吃不上一枚丹藥了。
靈珍堂,便是寧坊內部負責研究如何培育各種靈藥的組織,當然,他們大部分時候還負責靈稻、靈竹等物的培育。
就算是顧擔,也只是搖頭。
青木液在催生這方面很厲害,可也得有物可用才行,不能憑空創造。
一味藥方,少一種藥材,藥效都會大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