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宗師之上的各種揣摩,盡在其間。
至於真正的筆記,已經被當初還是個熊孩子的蒼給燒掉了,還好顧擔的記憶力很好,完全可以一字不差的再寫出來。
“這本書你們可以看看,但到底要怎麼抵達那條路,具體的方法,誰也不知道。”
顧擔將書給遞了過去,“如果你們中有人觀摩之後,做好了決定,還要繼續衝擊那個境界,記得告訴我一聲,我會前去觀摩。”
“多謝閣下!”
薛聞劍用雙手珍而重之的將那本書接過,那本書分明不大,在他心裡卻是重若千鈞。
那可是關於宗師之上的道路啊!
“諸位請便。”
顧擔目送著得到了姬老筆記,跑的飛快的幾位宗師急速離去,似是擔心他反悔一般,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目光凝視向那寬廣無邊的蒼穹,“姬老,當初你拜託我的事情,我已做到了一件。”
薪火相傳,如今他已將前人的火,傳遞了出去。
只是,火焰灼熱。
好東西,也同樣會燙手。
就算是顧擔,到了現在,也沒有把握去衝擊先天之境。
畢竟上一次親眼旁觀姬老衝擊先天之境時,給他留下的印象太過於深刻了些,一朝被蛇咬,怎敢再去隨意涉足?
對於薛聞劍幾位宗師,他也算是仁至義盡的提醒過了,如何去選,只看他們自己。
如果他們還是想要搏一搏,顧擔也可以再次旁觀,從中汲取經驗。
有了準備和心理預期之後,特別是實力本身已拔升了一大截之後,收穫怎麼也會比上一次更大吧?
他的時間,還有很長,不急一時。
夏朝三十五年,王莽再度下旨傳喚荀軻任職。
這一次,荀軻沒有拒絕。
時任禮部尚書的荀軻,這一次不再是孤軍奮戰,他已有了自己的擁簇,自己的弟子,甚至還有著世家大族背後的支援。
他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
他說: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他說:凡事行,有益於理者立之,無益於理者廢之。
他說:善生養人者,人親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顯設人者,人樂之;善藩飾人者,人榮之。……不能生養人者,人不親也;不能班治人者,人不安也;不能顯設人者,人不樂也;不能藩飾人者,人不榮業。
禮,理也。
他要為天下定理。
首先,就必須要先扭轉一些觀念。
比如墨家為夏朝子民留下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