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給他寄信的人寥寥無幾,除了前段時日,墨丘弒帝離去後,令人轉交的一封書信之外,幾乎沒有再收到過什麼信件。
從信使的手中將書信接過,拆開。
是墨丘的筆跡。
沒有太多的閒言碎語,那不是墨丘的風格。
信中簡短的問好之後,墨丘用平淡的筆墨將他斬殺大青指揮使劉軒啟的事情說了一遍,只佔據了很短的篇幅。
緊接著是告訴他,墨家的理念終於徹底完善了,他找到了墨家真正的方向。
兼愛、非攻。
這封信絕大部分都是在訴說這四個字,顯然這濃縮的四個字遠比之陣斬大青指揮使更讓墨丘自豪。
信的最後,則是繼續拜託他照看一下荀軻和蒼,特別是看好禽厘勝,不要讓他出來。
既然已經找到了準備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短時間內怕是不會再相聚。
而他自己則是準備帶著墨家的人開始守城。
不是為了大月皇室,而是為了城池之中生活的,成千上萬的百姓。
墨家不必成為誰手中的劍,鉅子會握住這把流血之劍。
默默的將書信看過一遍,又看了一遍。
顧擔嘴角露出無奈的笑。
書信中輕描淡寫,彷彿不值一提的事情啊,只要稍許思量一二,便能明白是何等的驚心動魄。
墨家至今也不過是三千人,大青指揮使劉軒啟又豈是那麼好殺的?
完全是拿命在拼!
很顯然,大青士卒屠城的訊息徹底激怒了墨丘。
以至於墨丘會選擇最為暴烈的手段,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他要做大月的懸頂之劍,藉此告訴四國聯軍。
他的確不能擋住每一國的軍隊,墨家也做不到彌平戰事。
但誰敢做出肆意屠城之事,他就敢帶著墨者去宰了誰!
戰爭必有傷亡,這再正常不過,可對那些從未舉起屠刀的無辜的百姓而言,為了屠戮而屠戮者,會有人去幫他們討債的!
“鉅子的信?”
禽厘勝又湊了過來,遠遠的他只是一掃,便能看出那字跡出自誰手,自然而然的就湊了過來,目光止不住的往書信上撇。
事實上,墨丘弒帝后他一直都很擔心,否則也不會那般瘋魔的逼迫自己。
倒不是對於墨師不信任,只是擔憂一旦墨師做出選擇,他跟不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