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25日。
東京大學附屬醫院第一外科,教授辦公室。
“北川老師大駕光臨,蓬蓽生輝啊。”
國字臉,身材高大,笑容可掬的中老年男人穿著白色大褂,一邊泡茶,一邊衝沙發上坐著的北川秀說道。
沙發另一側。
站得筆挺,神色有些拘謹和不滿的唐澤敏行時而看看北川秀,時而偷瞄說話的中老年男人,幾次欲言又止。
“您言重了。能到國內最頂尖大學的第一外科做客,是我的榮幸才對。”
北川秀再度起身,衝這位第一外科的正教授東浩二微微鞠躬,以示敬意。
這不是自謙之詞,確實是北川秀的肺腑之言。
日本醫學的發達程度世界聞名。
很多名人富豪在得了不治之症後,首選的醫療場所是洛杉磯醫院,其次便是東大附醫,由此可見日本國醫療機構在全世界的口碑和聲譽。
而第一外科和第一內科是東大附醫最出名的門診部,可見眼前這位在泡茶的東教授權力之大,人脈之廣。
北川秀不認為自己和親朋好友會一輩子不進醫院,所以和大醫院的高層打好關係,是他最不排斥的社交活動。
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求不到醫生呢?
和隔壁一樣,在日本國求醫,有沒有醫院關係完全是兩個待遇——
比如,對有醫院關係的病人而言,任何醫院都永遠有空餘的病房,絕不存在病房爆滿,你得在走廊躺著的情況。
相反,要是那種沒醫院關係的病人,連東大附醫第一內外科的門都進不來,就別提還想看病住院了。
這就是血淋淋的現實世界。
除此之外,醫藥代表和醫院員工的PY交易、額外的高昂醫藥費、飛刀診療探視等紅包費、護工問題、醫患糾紛等,都是現代日本醫院出了名的潛規則區域。
不懂這裡的潛規則,你會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這就是為什麼這座通天高的白色巨塔,不斷有塵埃般的屍體從上面墜落,即便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依舊有無數人向著上面攀爬的原因。
這些種種,交織在一起,於原歷史的六七十年代集中爆發,因而誕生了一部主寫醫療問題的史詩級大眾文學作品——《白色巨塔》。
這部由山崎豐子撰寫的醫療題材神作,在原歷史中,首次出版於1963年。
批判了日本不合理的醫療制度,打破了病人長久處於劣勢的局面,當面批判了日本醫學界的人性自私和邪惡面。
《白色巨塔》最初因題材和內容問題,不被文學界和出版界接納。
山崎豐子好不容易寫了初稿近五萬字,卻沒有出版社願意接受。
最後兜兜轉轉,被相對不怕死的《每日週刊》給接納了。
《每日週刊》是《每日新聞》旗下的獨立文學雜誌,大概屬於文學雜誌裡的三流梯隊,沒太大社會影響力。
倒是《每日新聞》更值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