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田尚樹。”夏絲汀說著有些拗口的發音,伸手將法國和日本送來的推薦人名單遞給了克努特。
克努特連忙翻開日本的推薦人名單,上面確確實實寫著“百田尚樹”。
他對這個名字還有點印象。
“提名人是谷崎一郎、市古貞次、內田湘三.”克努特往下看去,幾個提名人也是老面孔了。
谷崎一郎入圍過諾貝爾文學獎的被提名人名單,當初還是他力排眾議,把谷崎一郎給選進去的呢!
至於百田尚樹,好像最近剛拿了美國那邊的歐·亨利短篇獎?
“從履歷和作品看,百田尚樹確實符合被推薦資格。”夏絲汀鬱悶的嘆了口氣,“但和法國那邊推薦來的北川秀一比,就很不夠看了。”
“二十五歲的年輕文學家.我好像沒聽說過他的名字啊。”克努特皺眉,又翻開了法國那邊遞來的名單。
好傢伙,北川秀這個日本名字竟然還被排在了第一位,後面幾人則是他非常熟悉的法國知名文學家。
這些被推薦人的履歷和作品,十八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終審評委們或多或少都看過。
畢竟推過來的本就是那些國家有數的文學家,而身為世界第一文學獎的評委,要是這些頂級作品都沒看過,就有點太失職了。
但恰恰是這個北川秀,竟然觸及到了他們十八人的知識盲區!
再一看推薦信,奧德梅松和瑪格麗特幾乎用通篇的讚美之詞誇獎著北川秀的文學素養,與其說是推薦信,更像是一封炫耀信!
老一輩文學家都十分嚴謹,別說這種像是粉絲般的炫耀信,一般對後輩,他們連提都懶得提——有些人是倚老賣老,但更多是真有實力,確實有資格俯視後輩。
文學寫作除開天賦外,最需要的便是日積月累的水磨工夫。
一個七八十歲的老文學家,只要後面不是在混日子,他的積累必然遠超小了幾十歲的後輩。
“.日本文壇有史以來最優秀的青年文學家,也應該是日本文壇近代史上最優秀的文學家,沒有之一。”
這句評語是奧德梅松說的,最後那個“沒有之一”分量極重,要是傳播到外界,引起爭議,可能會讓他身敗名裂,晚節不保。
奧德梅松肯定考慮過這個問題,縱然如此,他還是寫下了這句評語,把推薦信送到了瑞典文學院。
可見他本人對北川秀的極度推崇。
“所以他們在吵什麼呢?”克努特花了三分鐘仔細閱讀了奧德梅松兩人的推薦信,又把北川秀的履歷重新看了一遍。
毫無疑問,北川秀符合被推薦資格,且比百田尚樹更適合。
夏絲汀無奈的看了那邊的老頭老太一眼,嘆氣道,“該如何處理北川秀被黑推薦名額的事。”
“被黑推薦名額?”克努特感覺又吃到了一個大瓜。
好久沒來文學院,怎麼今天一來就碰到這麼有趣的事?
他興致勃勃的問起了黑幕事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