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點。
北川秀收起寫了一小半的稿子,付了800円的咖啡和點心錢,提著包又急匆匆趕回了講談社。
還沒進大門,就看到光頭專務帶著女小秘和後面幾個點頭哈腰的講談社員工,正憤怒的訓著那位保安大叔。
被罵的狗血淋頭的保安大叔都快把臉貼到皮鞋上了,年過古稀的歲數卻在大庭廣眾之下被三四十歲的青壯年當狗一樣訓斥,看的人實在有些心酸。
“光...花森專務!”北川秀跑過去,用打招呼的方式巧妙打斷了他的訓誡。
聽到他的聲音,光頭專務立即換了笑臉,讓保安大叔滾到了一邊,笑著走來:“終於找到您了!北川老師,您怎麼一聲不吭就走了呢?”
“啊,因為看時間還早,我就在隔壁的咖啡館裡寫書。”北川秀大概知道那位保安大叔為什麼被訓了,便主動把責任攬了下來,“抱歉,我以為文學沙龍在晚間舉辦,就想著臨下班再過來找您。”
“您對我道歉幹什麼呢?這又不是您的錯。都怪這些沒有眼力見的保安,明明看到您出去了,也不知道詢問下您的目的地。”光頭專務依舊是那副和藹的笑容,不過他話裡的味道越來越衝,讓北川秀很是噁心。
“唉,現在經濟不好,就是因為養了這麼多廢物,公司才會運轉不過來啊。”光頭專務帶著人請北川秀往停車場去,看來是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對了,您沒有吃晚餐吧?”
“是。”北川秀回頭看了眼後方,保安大叔還在對著其他人鞠躬道歉,“對了,還請花森專務不要再怪罪那位大叔了,這不是他的錯。”
“明白明白!您放心,我的部下會把這些事情處理好的。”光頭專務笑著說道,“既然北川老師開口求情了,自然不會再問責他。”
“那就多謝花森專務了。”北川秀和他一起進了輛進口賓士汽車。
95年的汽車還是那種桑塔納式的長方形車型,車窗旁有一個小按鈕,往下一按車門就鎖了,下面則是一個旋轉手柄,順時針車窗向上,逆時針車窗向下。
說實話,開過後世各種新款汽車的北川秀不太看得上這種老爺車,但在這個年代的日本,擁有豪車代表著你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身份,成功人士的標配。
他決定下筆稿酬發了後,自己也買一輛小車開開!
汽車一路疾馳,光頭專務趁著這段空隙時間希望能說服北川秀接受票房分紅,但一聽說合作方是日活株式會社,北川秀要買斷的心更加堅定了!
日活株式會社,簡稱日活,由1912年創立的日本活動寫真株式會社發展而來,為日本五大電影公司之一。
石原慎太郎的小說《太陽的季節》被日活的導演古川卓巳改拍成電影,取得過2億日元的票房。
當然,這部電影的成功,歸根結底還是身為男主角的石原裕次郎和女主強行“打真軍”,讓民眾們產生了好奇心。
就像隔壁那部名叫《色J》的電影一樣。
而這部電影就是日活株式會社對電影行業態度和認知的一個縮影。
日活電影的最大特點,是向好萊塢、法國、義大利電影等“借來”一些“情景”,將這些“情景”在日本的舞臺上以日本為背景重新包裝,成為全新的日本電影。
不過到了90年代,日活陷入困境,開始改為專拍低成本色情電影的製作公司,之後就再也沒有崛起過。
北川秀都能想到《且聽風吟》被日活改編後變成的鳥樣了。
這就和後世隔壁的某些網路小說一樣,本來還算有不錯的改編底子,卻被垃圾公司和製作人搞得亂七八糟,最後還得原作者出來背個黑鍋,給觀眾磕頭認錯。
還好這是90年代的日本,《且聽風吟》要是改差了,首先被口誅筆伐的就是日活,其次是授權出去的講談社,原作家還會被當做受害者,得到讀者的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