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算了,就先湊合吧!只要~只要先預留出空間和介面,那剩下的全都暫時推後,等我想出其他的解決方案再說吧!”我無奈的看著這座新建的四層單元樓說道。
這麼看來,費勁的設計出來的城市,或許還沒有商業街更顯得現代化一些啊!畢竟商業街的每間房子裡,不僅通了自來水,自帶下水道外加還通電了。而現在的四層單元房,也就只是安置好了電線和下水道系統而已。就連自來水的管道,現在也只能預留位置。然後讓住戶去樓下使用公共水龍頭……
“算了!就先湊合吧!至少也比使用井水要進步一些。”我和工匠們合力研究了半天后,才決定只能如此湊合了。
畢竟現在長安城裡的百姓,除了井水外,就是去渭河挑水儲存在自家水缸裡來當做儲備水了。相比之下,這種一棟樓一個公共水龍頭的方式,已經算是進步很大了!
另外,因為蒸汽機還有小型水利發電機的應用已經很成熟了。所以從新城旁邊的渭水用抽水機抽水,然後再在新城修建幾座水塔的事情,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話說我都沒有想到水塔這種更加方便的供水方式啊!
原本我是準備直接讓抽水機不停的從渭水抽出水灌進自來水管道里的。可是後來發現依靠單薄的抽水機,根本就做不到這麼大的動力,只有水車帶動的發動機所供應的電壓,根本就讓抽水機無法產生太大的水壓。別說覆蓋整座城市地下的水管了,就算是我們實驗蓋出來的四層樓這裡的水壓都很難達到標準。
還是魯班門的工匠提出了‘水塔’的概念後,我才驚訝的發現這個時代的聰明人還真的不少啊……
話說水塔這玩意,後世幾乎已經不常見了。可是這種構造簡單,卻能輕易就讓底下管道里的水壓達到可以讓水龍頭流出自來水的能力,還是十分實用的啊!
不過我雖然再看到魯班門工匠提出水塔的這個建議後,卻在商場裡完全找不到相關的介紹和製作方案。為此,我只能讓工匠們合力自行嘗試了。
還好這玩意構造原理簡單,只要在高塔上安裝一個水箱,然後抽水進去後,就能依靠自然的壓力給下面連線的自來水管道加水壓了。
唯一遺憾的就是工匠們嘗試了好幾次,發現每一座也就四層樓高的水塔,也就只能保障周圍一段距離的管道內水壓正常,所以我們重新更改新城市的設計圖後,才決定只建造少量的水塔,剩下的就依靠每棟住宅樓的樓頂上安裝水箱來解決附近的水壓問題了。而且重新更改管道後,只需要在沿河地帶多修建幾座水塔,就能解決整個新城的供水問題。
哦對了!自來水管道的問題始終無法解決,所以工匠們出了個主意,用類似下水道的陶管,來當做地下的自來水管道,那就能解決不少問題。畢竟這種地下陶管的技術,還有密封性的問題早就被古代的工匠解決了。到時候需要安裝水龍頭的地方,只要用一根足夠長的鐵管插到地下的管道上,在把陶管和鐵管連線處密封好就行了。
這還真是一個好主意,雖然工部送來的鑄鐵水管因為鑄造並沒有使用精準的模具的緣故,讓各個水管的大小粗細都不同,所以無法互相連線起來,然後送到居民樓裡當做自來水管道使用。可是這些管道不管是數量還是長度,卻足夠用來在地面上連線出一個自來水龍頭的位置了。
經過多次試驗後,我才發現這個方法不僅不漏水,而且地下的陶管還更加耐用和防止流水的腐蝕。哦對了,現在我才發現,原來古代工匠在陶管之間的連線處除了做出特殊處理外,竟然刷一層防水的膠上去。管道直接的連線處也刷上了這種膠水來固定。
後來我才得知這個看上去像是膠水,但是塗抹上卻粘性十足還能防水的‘膠水’竟然是一種用海魚製作的魚膠~聽說還是古代的造船工匠先發現的這種膠水。又結實又防水的。不管是用在木船底部防水防腐蝕,還是用在地下陶管的連線處用來防水。這效果簡直就是極其管用啊!我都開始懷疑這麼好用的膠,為什麼在後世卻完全沒有人聽說過啊!
自來水還有管道和下水道的事情算是解決了,可是用在實驗的那座四層樓房裡的電線,又出現問題了。竟然是因為電壓和電線自身的消耗,導致發電機送來的電力,在使用的時候極其的不穩定。不是讓燈泡直接燒了,就是電壓太低讓電燈根本就不亮……話說我在這個城市設計電線後,給居民們唯一可以使用電力的地方,也就只有照明電燈和未來的路燈了……
又在實驗區域嘗試了好幾次都完美后,新城裡有關自來水和下水道的事情算是完美解決了。而且我決定先給每家每戶都安裝上下水道和抽水馬桶,雖然現在只能從外面的公共水龍頭接水上去,但是用在抽水馬桶裡也算差不多了。哦對了。整個樓房的下水道,全部都是陶管制作的。還在每家都預留了自來水管道的位置後,又安排學院裡數學方面少數幾個天才去工部的鑄造管道的作坊內幫忙設計。
我估計只要那些數學天才足夠認真的話,那麼生產出來的鑄造鐵管遲早也會合格的。到時候再給新城更換上就行。
水的問題解決後,我開始研究電力的問題了。這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電壓不足,還不穩定。所以我的讓學院的研究人員繼續研究電力學方面的知識的同時,也開始找尋解決方案了。
我特意翻找了一下商場裡的書籍後,才知道了這個電力問題,竟然也和水力問題相似,都是需要一座中繼設定來增加電壓的問題。水力的水壓可以依靠水塔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可是電力問題卻不相同,至少我翻書後,才發現後世的電網電線和家庭用電之間,還隔著一個叫做變壓器的設定。而且從發電廠製作出來的電流,還得由我暫時定下的220伏的電壓,而中繼的問題,卻毫無解決方案。我現在才會想起來,從發電站出來的電壓應該都是工業電壓的標準吧!也就是後世普通人說的高壓線。
而中繼站就是由變壓器和各種還沒有發明出來的裝置以及純粹電量的設施。其中儲存電能的儲電設施倒是在我大致講解了原理後,發現這玩意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根本就做不出來的。不過變壓器的降壓方面卻容易就解決了。可升壓卻需要一種叫做電容的電子元件才行。所以在小城裡也只留下一座已經設計好了的發電站,剩下的電力缺口,就暫由工匠們流出足夠的場地後,等科技再度進步後在建設新的電廠吧……現在暫時還是使用大量的水力發電機來分段供應新城市各區之間的用電問題。
反正新城市也就只有每家每戶的電燈和馬路上的路燈需要供電了。只要用了我從商場拿出來的節能燈後,這用電的功率可是非常的低廉啊!一座水力發電機足夠一棟樓外加一小片路燈的供電……
為此,新城市裡除了留下三個未來發電廠的地基地盤後,也就只在城東建設了一座蒸汽機供電的發電廠。畢竟我認為有了明確目標後,學院應該可以很快就研究出解決方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