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懷揣商場混初唐> 683流水線的第一次運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83流水線的第一次運轉 (1 / 2)

等燒窯交給匠戶們處理後,我又開始為了攪拌黃泥的攪拌機開始犯愁了起來。

明明這玩意只需要把加進去的黃土和水攪拌均勻就行。可是我們實驗了好幾次。連一旁匠戶們的燒窯都搭建完成後,我們都沒能讓這個‘驢動力’的攪拌機能運轉起來。

我最早的設計,就是那後世廚房使用的那種食物攪拌機為原型設計出來的。

可是這種設計竟然意外的費力啊!如果放上一立方米左右的黃土,那麼一頭驢根本就帶不動連線攪拌器的輪盤。如果用兩頭驢同時費力的攪拌,那也才勉強的能轉起來而已。可是這種在攪拌器底部加波浪輪的方式,如果速度不夠快,那就根本無法順利的把黃泥和水攪拌起來啊!

所以我們研究了老半天后,最後只能一狠心一咬牙,拆了一臺滾筒洗衣機後,才仿製出了一個能勉強攪拌均勻的攪拌機……看流水線一開動起來的話,就算是同時使用兩三個攪拌機都無法帶來足夠多的黃泥啊……

萬萬沒想到竟然是最不起眼的黃泥巴阻止了流水線的效率……

不過還好,當莊子裡的匠戶老大,也就是最當初帶頭幫忙改造出第一輛房車‘玄甲鐵獎號’的那個老鐵匠站了出來。聽說這位在到我們莊子之前,曾經和他手下的那些匠戶們一起,都是專門給工部幫忙製造各種攻城器械的匠人。只是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會來的我的莊子上,當上了我莊子的匠戶。

可這傢伙的本事和眼光都是特別的高超啊!在他得知我竟然發愁的是黃泥的問題後,就給我出了一個極其合理的主意……用人工來和泥。

話說我和聶小倩兩人都忙活了半天的攪拌機了,竟然沒發現這些所需的黃泥,還有燒窯那裡做爐膛胚子的混合土,其實所需的數量並不是非常大。只要讓莊戶們在每天開工之前,人工和泥出來就行啊!隨便十幾個人用鐵鍬和出來的黃泥就完全足夠這條流水線裡一整天的消耗了啊……我們完全進入了誤區。根本就沒想到並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自動器械來製作啊……

不過這也讓我明白了這些莊子裡的匠戶到底有多能耐了。我要是早些想起讓他們幫忙的話,那麼這間廠房和流水線就只需要一半的時間就能建設起來啊!那老匠戶對於生產線流水生產爐子的方法也很讚賞。甚至還說這是一種失傳已久的方式~只是我卻不怎麼相信他的話。

正是有了匠人們的幫助調整之下,又過了一天的時間後,整條生產線就在莊戶充足的人手之下,開始執行了起來。

每天都是先由十幾人和泥,一方面是用來做爐子裡的填充,一方面也是為燒窯燒製爐膛做準備。

因為同時好幾個小燒窯都在工作,而且蜂窩煤的爐膛這玩意又不像是瓷器一樣複雜,甚至比燒製陶器還容易的方式,讓每個燒窯幾乎每天都能燒製出百十個爐膛出來啊!

而生產線上由‘驢動力’帶動的輥子輾軋爐子外殼的速度也很快。莊戶們把輾軋成型的圓筒由傳送帶交給下一組人給爐子外殼裡麵糊上黃泥後在傳送給下一組人。等安裝上提前切好的鐵條來分隔出放置爐灰的空間後,再給下一組人安裝上爐膛,最後再用鉚釘在爐子的底部鉚上帶著掏爐灰口的底座,這樣一個蜂窩煤爐子基本就算是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和另外一波人用小一些的輥子輾軋出的煙筒,再加上專門的鐵匠澆築出來的帶煙囪口的爐圈後,一個合格的蜂窩煤爐子就徹底完成了。

話說當一天結束後,莊戶們發現他們工作了十個小時竟然生產出了幾百個蜂窩煤爐子成品之後,可是著實的嚇了一跳啊~以前他們用純手工的方式,可是一天一家人也就只能生產出幾個爐子而已。算下來整個莊子一天頂多也就生產幾十個而已。現在算下來,可是翻了好幾倍的速度啊!而且由於分工合作的原因,這製造爐子也更加省力了。

這還是受限於鐵匠鑄造爐圈的速度太慢的緣故,否則這產量還能翻倍啊……

等我們的流水線生產執行到第三天的時候,不知怎麼回事。這廠房生產的事情竟然都傳播到了長安城裡了。然後當時就有工部的人帶著聖旨就跑了過來參觀。而且還強行把匠戶的老大也給帶走了,說是要徵用工匠,然後給工部也製造一條生產線出來……當然這條生產線並不是生產爐子的。

可就算如此,這訊息傳出去的也太快了吧?而且這些工部的人是如何一下子就發現了生產線流水作業的好處啊?竟然在第三天就帶著聖旨過來了?這算不算是明搶啊!

我現在突然有些慶幸這些人並不知道其實生產線的主要設計者是聶小倩和鴛還有鴦了。否則估計她們仨也都被‘徵用’帶走吧……52文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