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半夏知道兩人是為了她好,但她真不想回去。
再者,這裡是皇城,到處都是巡邏的官兵,光天化日之下,她不相信會出什麼事。
安慰道:“我知道你們兩個擔心我,但我覺得不會有事情,這樣好了,今天我們先買些饅頭沿街發放,等明天一早,我們找個地方施粥如何?”
她是見不得這麼多疾苦,特別一些孩子可憐巴巴的跪在街邊乞討,這樣的場景讓她格外觸動。
回想一下才到這裡的時候,她和江氏過的日子,當時如果有條件,只怕也上街乞討了。
兩人見蘇半夏心意已決,也知道繼續勸下去沒結果,只好依了蘇半夏的意思,帶著蘇半夏去了最近的一家饅頭鋪子。
饅頭鋪子對面,一位老人帶著一位孩子,手中拿著碗期盼的看著過往的行人,那年幼的孩子頭髮凌亂,身上穿的衣裳也破破爛爛,雙眼期盼的看著街對面的饅頭鋪子。
“爺爺我餓。”孩子聲音很弱,扯了扯老人的衣袖,雙眼之中滿是期盼。
他已經餓了一天了,昨天在一家酒樓後巷的潲水桶裡,找了一些吃的,今年一早出來乞討,卻什麼都沒乞討到。
老人心中愧疚,卻也無能為力:“等爺爺要到吃的就給你吃好不好,你先忍一忍。”
天氣越來越冷,也越來越難乞討到食物,他也一天沒吃東西,渾身都沒勁,最重要是天越來越冷了,雙眼含淚的抬起頭看著天,也不知道今年冬天熬不熬得過去。
他正想得入神,突然見一位年輕小姐帶著兩個婦人站在了他的跟前,趕緊回過神來,期盼的看著年輕小姐。
卻見年輕小姐往他們的碗中放了兩個饅頭。
蘇半夏還沒買饅頭的時候就注意到了爺孫兩人,不過是六七歲的孩子就跟著出來乞討,看著也是可憐得很。
饅頭才放下,孩子就拿起饅頭狼吞虎嚥的吃起來,又給孩子的碗中放了一個道:“老人家你們是從哪裡來的?還有你家人呢?”
老人很是感激,今天是遇到好人了,瞧著蘇半夏面善,趕緊道:“我們是從南和城來的,今年大旱,顆粒無收,賦稅又太高了實在支撐不起,就被員外趕了出來,村子裡十有八.九的人都出來逃荒了,逃難的時候我那兒媳婦受不了,獨自一人離去,我那可憐的兒子為了讓我和孩子吃頓飽飯卻碼頭上做工,卻被人搶了活還打了一頓,回來後就一病不起,我們花光了銀子也沒治好他的病,我家就剩下我和我孫子了。”
蘇半夏聽到這裡,心有不忍,想到南和城的地理環境,地裡如果沒收成,那就真的得餓死了,南和城四周地勢平坦,沒有高山,不像她們村子,就算地裡沒有收成,只要去山上也能找一口吃的,還不至於餓死,只是日子清苦一點罷了,她才來的時候不就去山上挖了山藥和找了野韭菜之類的吃。
看著爺孫兩個,她心中不忍,想到司南燭上次說過,在聚財巷有一處鋪面一直空著,因為比較偏僻,也不知道用來做什麼。
聚財巷那邊倒是清淨,用來施粥的話也是不錯的選擇,道:“明天一早我會在聚財巷那邊施粥,你們若是有熟悉的人,可以相互告知一下,以後你們要是沒有討到吃食就過來找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