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把行李都放好之後,不用導演說就自行的參觀了起來。他們中間,沈清本身就是學建築設計的,他尤其喜歡徽派建築,這次知道錄節目的地方之後,就已經非常興奮了,來到這裡之後,他的眼睛恨不得黏在這些建築上面。
逛了大概有一個小時之後,導演就把他們都叫了回來,釋出了他們來到這裡的第二個任務。
“二百年前,在這座院子裡曾經發生過一樁令人惋惜的愛情故事,雙方剛剛成親兩個月,男方就被徵兵上了戰場,再也沒回來過。女子一人獨守家業,九月後誕下男嬰,女子將其撫養長大,代代傳下才形成了今天的劉氏家族。”
“為了紀念先人,劉家將當年的事情寫成了故事流傳在當地,你們的任務就是將那段故事加以改編,以話劇的形式重新呈現給本地的觀眾。”
導演話音落下,蘇亦淺直接就舉起了手,“導演,你這也太難為我們了吧?雖然說我們都是演員,但是並不代表我們都能演話劇啊。”
“我們給你們請來的一位老師,是國家話劇團的陳文君老師,掌聲歡迎陳老師。”
陳文君老師身著優雅的旗袍緩緩走出,她很溫和的對著嘉賓們笑了笑,“我是陳文君,我的母親就是劉氏後人,今天能夠過來幫大家編排這出話劇,我也很開心,希望我們能夠好好合作,為大家呈現一出精彩的話劇。”
在場的無論是不是科班出身的,對於陳文君老師的名字都算是如雷貫耳,尤其是蘇亦淺和另外一個年輕演員徐州舟,兩個人都上過陳文君老師的課。
既然他們接受了這個任務,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那麼就一定要完美的去完成它。有了陳文君老師的幫忙,他們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細節,把情感處理的更加細膩,力求能還原出當時的情景。
蘇亦淺被推出來飾演女主,宋洲飾演出場次數非常少的男主,他們還邀請了當地的小朋友來出演其中的角色。
把劇本和演員都定了下來,他們就開始瞭如火如荼的排練過程。有陳文君老師的指導,原本演技還有些青澀的沈清和宋洲,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他們的排練時間只有48小時,在排練時間結束之後,就要登臺為本地的父老鄉親們演出了。幸好道具、服裝、化妝什麼的不用他們自己發愁,不然48小時根本就不夠用。
演出的當天下午下起了毛毛細雨,他們表演的場地是一處露天的戲臺,本來以為下雨的天氣不會有太多人過來,但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到開場的時間,場地內已經坐滿了人,在外圍還有不少人站著。
眾人已經化好妝換好了衣服,對視了一眼之後,沈清和徐州舟他們還有些緊張,蘇亦淺笑著說了句加油,兩人用力的點點頭表示自己能行,然後擔任主持人的陳文君老師就走上了臺。
陳文君老師對臺下很多人都比較熟悉,她握著話筒笑著說道:“在場的有不少,我都應該叫叔叔嬸嬸或者是哥哥姐姐的,自從我母親去世之後,我就很少再回到這邊來了,每次看到母親長大的地方,想起跟母親有關的事情,我都會忍不住落淚。這一次我回到這裡,陪著這些小朋友們在這裡上演二百多年前的故事,一來也是想見見大家,二來也是因為我母親從小就給我講這個故事,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都是聽這個故事長大的,既然如此我們就把它搬上了舞臺,演給大家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