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望族權後> 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11章 晉王的好事 (2 / 2)

“短短數月,太原治下的確逃戶倍增,這樣下去,根本難以供給軍需,只會造成民不聊生,毛維也知道這樣下去會被追究失職,所以,當門下所養謀士建議,讓毛維諫言,指派太原牧到任,他簡直毫不猶豫,立即便寫了諫策。”

太原府的最高長官其實是太原牧,只不過一直是由親王遙領,德宗帝崩後,乾脆一直不再設制,實際上治理軍政的官員一直是太原尹。

但毛維生怕會被追究失職,急著要找一個“替罪羊”,所以當賀湛的暗線提出這個建議時,立即便被他採納。

毛維的藉口,是軍耗巨重,太原治下無論豪族抑或百姓都怨聲載道,他這個太原尹不夠份量震懾民怨,需要一個更有份量的人出面主持大局。

十一娘輕輕一笑:“除了親王,還有誰具如此份量,能勝過前任國相現任太原尹呢?毛維一來是為推脫責任,再者,蜀王如今只有參政之權,正憂慮難安,毛維既與蜀王眉來眼去,提議任命蜀王為太原牧,豈非正合蜀王心意?”

這回十一娘雖然動用了間人,向毛維出謀劃策,但事實上這個間人的作用,也僅在於提醒毛維而已,並沒有直接唆使毛維建議讓蜀王授任,只不過毛維還打算著斂財,他沒可能真正給自己找一個指手劃腳的上峰,只要意動,第一個想到的人,必定就是對他“倚重”非常的蜀王。

眼下親王,唯有三人,太原府其實屬晉王封地,然而晉王一貫不務正業,只怕誰也想不到他能擔當太原牧,便還有一個豫王,威望自然足夠,但豫王有意淡疏朝政,他不可能接受這麼一個地位十分微妙的授命。

太后看似沒有更好選擇,蜀王是唯一,也是最適當的人選。

但太后哪裡放心讓蜀王遠離京都,並有可能節制武威侯、雲州數十萬大軍?

“待毛維諫策抵京,殿下便該預備動身赴藩了。”十一娘已經提前祝賀。

“我早有預備。”賀燁高挑眉梢,也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但旋即語氣一改:“不過……太原府一攤亂局,極難收拾,而就算赴藩,我也只能用心於軍事,關於民治財政一事……”

“殿下不需擔心,我已在計劃。”十一娘頷首。

不知為何,賀燁便當真安心了,彷彿只要十一娘承諾之事,就必然會進展順利,讓他再無後顧之憂。

這日之後,十一娘便數著日子期盼毛維的諫章送抵太后案前,她並不擔心太后會乾脆駁回另授太原牧,因為前線形勢急迫,武威侯與毛維水火不容,太后必定不敢冒險,因為一旦戰事失利,晉朔不保,敵軍便會長驅直入犯逼京城,而毛維這個太原尹,眼看難當重任,太后又怎能安心?

另授能人治理太原府,擔負雲州增兵以及輸給軍需之責,已經是刻不容緩之事。

當然這個能人不一定是親王,不過倘若此人威勢不如毛維,又怎能力壓他這太原尹保證使命?

再說太后手中可用之人也不多,因此雖然她對毛維心存不滿,暫時還不會直接將毛維裁撤,制衡,一直是太后的慣用手段,她決對不會輕信任何人,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一方。

眼下除了韋元平,可以說太后對任何人都不是完全信任,包括死忠謝饒平。

但是韋元平的能力太后心中有數,莫說甚至不如毛維,就看這兩人一貫明爭暗鬥的勢態,若是任命韋元平為太原牧,也只不過讓太原的情勢更加混亂。

眼下,太后真正需要一個不懷私心的能臣,才確實有利於北方戰事。

只不過這個人嘛,怎麼看也不像遊手好閒百無一用的晉王殿下,十一娘又為何自信滿滿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