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江東伯萬喬,本為肅宗異母嫡姐平涼大長公主夫婿,然平涼無嗣,亦不準江東伯納妾,當年哪怕疑似江東伯庶子都被平涼及時“剿滅”,萬喬年過六十,莫說無子,膝下連個女兒都沒有,他過世後,妻子平涼再活了三十年,直到年近九十終於含笑九泉,臨終之前才總算允許過繼嗣子,因平涼喪夫時已然五十有餘,並未再嫁,故而嗣子當然是隨夫姓萬,然而卻非出萬家,居然是賀姓子侄,不過已經離天家血緣甚遠,遠到什麼程度?據說這位的先祖,是周高祖的堂兄,而周高祖駕崩已經兩百多年……
依大周禮律,伯爵之位一般不準世襲,然平涼大長公主為德宗姑母,臨死前不惜損指血書,力請德宗允江東伯爵位傳襲。
德宗當年腦子一熱,便允了平涼臨終上本。
但實際上,眼下這位江東伯萬純襲爵時才不到一歲……
就算這時,也才二十六……
可萬純要論來,必須算賀燁長輩,需知當年肅宗是庶子,而若非英宗接連廢后廢太子,帝位輪不到他頭上,然而平涼甚至不是廢后所出,是英宗元后之女,堂堂正正的嫡公主!肅宗是賀燁祖父,平涼便是賀燁姑祖母,姑祖母的兒子當然就是伯叔一輩。
而萬純之妻,正是陸離之母孃家堂妹。
眼見姨父被賀燁身邊宦衛抽得冒雨而“舞”,縱然陸離只是湊巧遇見,也不可能袖手旁觀。
十一娘眼見這樣情境,更加不可能坐壁上觀。
要維護陸離這時也有理由,需知一年之前,柳三郎柳彥就已迎娶陸離堂妹薛十娘為妻,而早在這門婚事之前,王寧致與賀湛就已經與陸離結交為友,有這兩人當作橋樑,十一娘輕而易舉就達成向陸離學習琴藝的表像,雖不同於正式拜師,往常只以兄妹相稱,可實際卻有“師生”之誼。
可十一娘尚不及行動,只神色一變,便被裴瑛阻止。
“事發雖在裡院,廳內諸多士子也能窺見,十一娘還是不要出面為好,交由我處理。”
她說完也不更多解釋,轉身就走了出去,而十一娘也知情識趣地合上窗戶。
她相信裴瑛有這本事,足能平息事態。
這時大名鼎鼎的裴百萬裴子建,實際上與京兆裴為同宗,類似於柳婷而與京兆柳之間關聯,子建兄妹隸屬越州裴庶支,十五年前,子建十三,因父母雙亡而不被伯父所容,帶著當年才十歲的妹妹裴瑛遠投長安族親,這命運也確實與婷而有相似之處。
然子建當年祖父仍舊在世,但因年老昏聵,連自己名姓都記不清楚,更不說庇護孫子孫女。
越州裴本已沒落,族長根本不願理會庶支族人死活,子建外家也不得力,竟然還怕得罪越州裴,不敢為子建兄妹討回公道,唯一能做之事,只能是護送兄妹二人選投族親,期望京兆裴護助。
裴相見子建雖處落魄卻不失志氣,故而頗為憐惜,收容教導,本是欲助子建學成入仕。
然則,子建十七歲時,祖父病逝,身為兒孫,當然要回家守喪。
裴相為防兄妹兩人受欺,還遣族人一路護送往越州照顧周全。
可子建喪期才滿,裴相已感不妙,為免連累子建,去信叮囑暫時莫要回京。
不過多久,裴鄭案發,子建兄妹因而逃過一劫,當年子建尚未入仕,出身本也不關厲害,雖有多年“同居”之嫌,然而天子不理,太后也沒揪著這等無關緊要不放。
可縱然早已沒落的越州裴,也沒逃過受裴鄭一案牽連的命運,子侄徹底被剝奪入仕資格。
至於三年之間,子建因何際遇突然成為裴百萬,十一娘自然交待賀湛暗察過。
卻也只知他是受到蘇州一戶富賈陳宣熾資助,以販茶起家,如今非但從事長途販運,產業涵蓋甚廣,而至於陳宣熾,賀湛雖未察出任何蹊蹺,但也使終不曾察明此人何故對裴子建青睞有加不吝助益。
不過裴子建並未定居長安,而是奔波於南北四方,甚至遠遊列國,反而是妹妹裴瑛在京都長駐,餘味坊不過她其中一業經營,在長安還有數家綢緞商鋪、筆墨店面,不僅與西市不少胡商來往繁密,甚至連貴族顯望也不乏交往。
當年裴五娘與裴瑛年齡相近,兩人本就親近,從賀湛口中得知兄妹兩個竟然有此成就,毫不見外就產生了請教沾光的企圖。
無論將來計劃如何,錢銀都十分重要,縱然十一娘得以師從瑩陽真更受長輩看重,在柳府地位這時已然明顯高於諸多嫡女,然則她始終不好真就厚顏無恥盤算蕭氏私房,倒是韋太夫人,眼看十一娘琴棋書畫完全不用她再操心,於是開始鍛鍊起孫女管家算術等俗務,十分大方將幾處田莊商鋪交予孫女——確定了“名份”,這是祖母私下貼補給十一娘將來的嫁妝。
可這些固定資產,十一娘不可能動用,故而才生借本生利的企圖,然而她不通商事,再者名門閨秀也沒有經商的道理,所以才打算交近赫赫有名的小百萬裴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