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帝國行> 第1185章 全年無休(十月開新書,敬請大家關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85章 全年無休(十月開新書,敬請大家關注) (1 / 2)

在過去兩個多月間,鹹軍在外圍憑空堆出高四到六丈,寬六至八丈,長十數丈至三十丈土堆,堆一層,畜力壓路機碾一層,吊車、叉車同時吊入厚度一尺半至兩尺厚的鋼筋混凝土預製板,甚至是鋼板,就地搭建構築模組化掩體,然後再堆一層土,再用畜力壓路機碾一層。

如此往復操作,每堆土丘少則兩層防禦掩體,多的有四層,算上坡頂露天的炮臺或野戰工事,最多能有五層防禦立體防禦。

如此速度和效率震驚蕭公毅、顧辱泉的同時,無形間增強了獲勝的信心和底氣。

當然,如此高效省時不是沒有代價的,所需要動用的車皮、工程車輛和每天消耗的油料,幾乎以萬貫計數,絕不是一個普通諸侯所能承受的代價。

津鄴戰火一起,百里燕馬不停蹄趕赴津鄴坐鎮,在判明只是試探性進攻後,其決意反制克洛斯進攻,為完成防禦體系構築,爭取更多時間,減輕防區壓力。

激戰至四月,雙方交戰規模始終沒超過兩千人,雙方互有死傷,炮擊對聯軍的影響依然很大,但對土堆夯實堆起來的掩體卻是毫無作用,至多削掉一些土,大不了日後再補,但每天打掉的彈藥卻是幾十上百乃至上千噸計,這種長期的對峙消耗,對人類是划算的。

人類的彈藥都在本土生產,而腋目人的彈藥都要從北半球運輸,這是他們最大的軟肋。

五月,百里燕將指揮權移交趙煥,周空第八鎮軍也暫時移交給其指揮,百里燕與周空攜有經驗的軍官、領旗兵、士兵,帶著傷員坐車回國。

今年對百里燕,乃至鹹國意義重大,是永興變法整整三十年,萬川郡建立工業基地十年。

三十年前的今天,天下大亂世道渾沌,百里燕臨危受命在鹹國變法,推動土地改革,發展基礎加工業、冶金業,盤活了鹹國市場,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於危難,一舉奠定了鹹國霸業基礎。

五月十九,百里燕坐車抵達萬川郡,會見了萬川郡守關龍翔與各地官吏。

653年開戰後,莫雲風部調入都郡協防,關龍翔長於傳統戰爭和謀略,不適應現代戰爭和局勢變化,百里燕遂令關龍父子出任萬川郡郡守,深化萬川發展,同時繼續兼任徐謹第一鎮軍司馬使。

今年是萬川郡動土的第十年,在朝廷扶持和政策引導下,萬川郡的工業產值將近永興、軒雲、瑞田、烏坪四地的八成,全郡除了沒有化工以外,其他永興、軒雲、瑞田、烏坪有的門類萬川皆有,分佈面積也更廣。

不同於都郡,東郡是輕重工業、商業、金融、教育基地,西郡是私人資本輕工業和小作坊集散地,萬川郡產業分佈均勻,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私人小作坊、輕工業和貴族企業為補充,構築起高中低端產業鏈條,為摸索今後的市場發展和模型資料提供了依據。

五月廿五,百里燕前往桑南郡視察外籍軍,瞭解外籍軍戰備操訓情況。

近些年陸續募集的外籍軍接近三十萬,隨附家屬約一百一十萬,兵員來源複雜,有奴隸有賤籍,有單槍匹馬,有拖家帶口,也有犯案走投無路的,甚至還有土匪山賊,在本國混不下去,託人找到鹹國使館找活路。

儘管情況背景五花八門,但有一點基本相同,不說全部,但絕大多數都是文盲。

所以這些兵源入伍後的首要問題不是戰訓,一支沒有文化,不知為何而戰的軍隊,本質仍是舊軍隊,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需要基本掃盲學,習文化知識、科學常識、技能改善和衛生防疫。【注1】

所有外籍軍至少從事一到兩年的屯田,提高體能耐力同時,傳授農業技術,同時為鹹國經濟種植糧食和經濟作物,期間開辦掃盲課程,屯田期間伙食從基本需求,逐步提升至鹹軍四類灶標準,以適應環境、體制的變化。

一到兩年後轉入半脫產,開展戰術訓練,上政治課,讓他們明白自己為什麼要當兵,為什麼而戰。

半年後將根據每個人的情況,由駐訓參謀部和鹹軍參訓軍官選拔優異者,出任基層下級軍官,擇優秀者送選邵平聯合陸軍學院學習。

透過逐級選拔篩選,做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逐步將這些散沙和綿羊,鍛造成一支能夠打仗的現代軍隊。

五月廿九,驅車抵達陔陵,百里燕入宮面君,就去年八月梁縣之戰,向鹹王及內閣與百官陳述詳情。

當晚姜蟄難得在鴻恩殿設宴款待,這場精心準備的宴會不難看出,姜蟄的心機相當之深沉。

這次晚宴名義上是為百里燕洗塵,但赴宴的除了內閣與極少數貴族,外朝幾乎沒有參加,受邀的反倒是列國使節和門派代表。

其實仔細一想也該知道,梁縣一戰,聯軍和鹹軍傷亡是很大的,但終究要比御客、梁國聯軍少得多,最後逼的腋目“狼狽逃竄”。

當然,百里燕很清楚這是戰略撤退,但對外的輿論宣傳卻是不能這麼宣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