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帝國行> 第973章 人心向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73章 人心向背 (1 / 2)

羅濟的意思百里燕明白了十之**,雲倉派的借貸形勢並不是單純的放債,確切的說是多渠道融資,分散資金來源,分散風險。

簡而言之,雲倉派想利用鹹國發達的經濟市場,開立一個融資公司,透過為企業介紹資金渠道,方便企業融資。

如a公司,需要一千萬元借款,但是已達a公司向銀行借貸的上限,再想借款便只能向民間借,但在現代司法健全的社會這是違法的,但是在當下是合法的。

現代公司若要繼續合法借款,只能走融資一條路,透過融資獵頭公司獲取資金。而融資公司的資金則透過公司自己,乃至其他渠道獲取,因此融資的成本高於銀行貸款。

而在當下,私人借款的利息極高,由此也助長了私人間的借款。雲倉派要的就是吃掉鹹國的融資市場,為其所專有。

雲倉派作為財勢門派,大筆出借款項的物件多為權貴和富豪,數額巨大,因此其也不敢單獨出資,萬一單方面毀約,其損失無疑巨大。

因而通常其自己出半數,而後另尋其他有權勢者一人或是數人出另一半,將錢款借出。說起來叫有錢大家一起掙,一旦出了紕漏,風險大家一起擔,蒙受損失的權貴還會自己追債,最大程度的避免損失,同時也轉嫁了追債的矛盾。

其實雲倉派在鹹國也有大量當鋪門店,並不比梁國少,但借貸的生意卻很一般,由於銀行的主要營業專案是存款和借貸,相當一部分的個人和私營手工業者,能在銀行獲得利率較低的貸款,且是有法律保證的。

而鹹國權貴和富裕階層也不是一般的富裕,隨隨便便拿出幾千貫新幣眼皮眨都不眨,又進一步積壓了雲倉派的獲利空間,因此雲倉派在鹹國借貸沒有多大市場。

加之今年王眷事變,整治地下資本市場,鹹國的私人借貸大致上被管了起來。

此番打著錢坊的名義開立融資渠道,與其說是重整旗鼓,不如說是借官方的名義公開放貸,吸引“消費群體”。

鹹國的資本市場的資本密度中原第一,相對當下健全的法律和開明的政治,為資本提供了安全保障和發展空間,相比其他諸侯仍停留在農耕文明下的落後體制,鹹國的法律制度和資本市場更具有吸引力。

就事論事,羅濟答應出手相助,對其本身沒有任何的損失,金雪狄人每次北伐雲倉派都給御客出過錢,以換取御客的人脈渠道和武力保護。

此番無論腋目人存在與否,雲倉派都得到了鹹國這塊市場,和平時期生意可以照做,戰爭時期出錢出力,戰後得到的好處更是少不了雲倉派,所以羅濟的考慮的出發點不是因為腋目人,仍然是資本利益和資金避險。

百里燕並不排斥資本,但排斥資本綁架政治,雲倉派的作法在當前歷史環境下,顯然是已經深度介入到傳統權貴政治的核心。

但就遠期日益不斷開放完善的先進體制和法律制度,中原統一後的雲倉派,完全可以作為經濟界的大佬,一同參與經濟建設,日後可加強預防,完善法律約束,在體制上杜絕資本綁架政治的隱患,利用好雲倉派這股資本,總的來說利大於弊。

有鑑於此,百里燕鄭重說道:

“此事本侯並不反對,但要讓我王同意,在下並不建議貴派以‘錢坊’名義在鹹國經營,最好換個名義為好。”

“可是換個名義,我派利益又如何保障呢?”羅濟擔心道,他其實看重的不是錢坊的生意,而是鹹國錢坊的制度和法律保護,而民間借貸是沒有法律保障的,他當然不能為此冒險。

百里燕想他所想,安慰說道:

“羅掌門可放心,今年王眷風波之後,我國極為重視借貸之事,因此今年下半年,朝廷陸續新立典章制度以約束規範借貸。貴派若有意,不妨遣人一起審閱起草典章制度,也好助我國一臂之力,完善新法,儘快推出安定人心。”

此一言既出,羅濟、楚世元等人面面相覷將信將疑,楚世元忙問道:

“律法歷來為王家執器,永興侯要我派遣人一統審閱訂立典章制度,此話是否言過了?”

“楚門主問得好,律法卻系君主執器,然諸位可否考慮過,天下各行各業各有規矩,倘若朝廷律法不能顧及考慮各行各業之成規,而由朝廷自行隨意訂立典章制度,訂的好也就罷了,若是訂的不好,輕則遭致百姓損失遭致抱怨,重則引發禍端危機存亡。

而貴派經營生意已歷數百年,成規遍佈天下,我國訂立新法本是為約束國內氾濫私貸,並無法兼顧其他。

而貴派熟悉此道,倘若能建言獻策助我國完善新法,不僅可保障貴派在我國利益,同時也能兼顧各行各業利益,此等好事求之不得,本侯又何必要拒之門外呢。”

百里燕修法多年,僅能總體上兼顧大的盤面,讓社會恢復最基本的公平正義,但仍談不上健全,更談不上完善,尤其是面對不斷出現的新生事物,鹹國立法的速度已經力不從心,單純依靠既有的官僚系統和永興學術,根本應付不過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