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免禮。神通已退往林臺以北三十里,危局暫解,但兩至三日之內神通仍有可能反撲,葉將軍、關龍先生,切不可掉以輕心。”
“副帥,照城應該尚未拿下吧!”關龍翔問。
“嗯,此事說來話長,簡而言之,是增援照城的五萬叛軍發生了內訌,照城內正殺得不可開交,本帥趁機回兵攻打神通,將其嚇走,然後再反撲照城,一戰可下。”
詳細道出照城經過,一眾人入城前往治所詳談。
“照城內亂未平,我軍以大兵壓境,以打促降,可迫使照城屈服。不過照城的數萬兵丁仍是棘手問題,林臺城中現在還有多少肉食?”
葉信略作盤算如實說道:
“醃肉、臘肉、鹹雞、鹹鴨能供十六萬人半年支用,另有活豬七百多頭,雞鴨六千多羽,羊一千多隻。”
“那明日調走四千石醃肉、五千石臘肉、一千石鹹雞交予顧中運往照城急用。”
“要這麼多呀。”葉信吃驚,這些足夠十六萬人支用一月的。
“葉將軍你是不知道,黑巾軍現在大不如前,諸位可能還不知道吧,叛軍最近幾年吃的都是秈米。”
“什麼啊,秈米,怎麼吃的是秈米。”
關龍翔詫異,百里燕接話道:
“秈米產量高,但吃不飽。”
“此事屬下倒是知道,秈米看起來多,但吃不飽,即便吃到撐,但不久又會餓,可吃不飽肚子,兵士哪有氣力廝殺。”
“所以,黑巾軍現在是餓著肚子在作戰,已是窮途末路,饑荒將是不遠之事。”
話到此處,百里燕示意蔣傑,將其他人等請走,將門從外關上後,繼續說道:
“鑑於叛軍糧草情況,本帥決意打下照城之後打杏城,而後直取德康,一勞永逸的解決東線戰事。”
“直取德康,這未免太過兇險了吧,而且近期也無船可調呀。”關龍翔擔心道。
“黑巾軍有水軍大都督黃徹可以說降,若能說服黃徹,過江之事將無後顧之憂。”
“可做叛軍的船,萬一有異心,恐將萬劫不復啊。”
“先生擔憂不無道理,但黃徹此人並無劣跡,雖是水匪出生,早年好行俠仗義,只要能說服其棄暗投明,反覆之事可能性極小。但過江之後,神通必然反撲林臺、照城、杏城一線,故而關龍先生與葉將軍需做好久持打算,少則堅持兩月,多則三四月,直到耗盡神通的軍糧,東線戰事將就此了結,三郡之地將在半年之內盡入我軍手中。”
糧食是軍心之本,黑巾軍改種秈米之初,無形中埋下軍事失敗的禍根。
改種秈米是從資料上讓產量變得光鮮,但多出的產量並不能填飽士兵的肚子,相反秈米的體積和重量,與粳米並無根本的差別,秈米並不會因為產量比粳米高,而便於運輸。
相反秈米與粳米的運輸總量相等的情況下,秈米轉運的能量總額,僅有粳米的百分之七十五,要達到同樣的能量標準,卻需要多出百分之三十的運力,而且還吃不飽肚子。
見過坑人,但還沒過這樣坑人的。由此可見沒知識,沒文化是多麼可怕。
於林臺修整一夜,百里燕第二天倉促去見徐謹,將其人馬火速拉往照城,嚴防神通得到訊息反撲照城。
趙安陵隨顧中等到葉信將肉運到後,於下午率本部五萬人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