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帝國行> 第168章 天下大亂(9)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8章 天下大亂(9) (1 / 3)

關於黑巾軍以妖術擊潰呂濟大軍一說,一路上流傳甚廣,什麼版本的都有,但無一例外都把矛頭指向“天譴”。

據趙遜得到的訊息,呂濟大軍於黑巾軍交戰當日,遭遇平地天雷,致使大軍受驚,士氣瞬間瓦解,黑巾軍之後才發動攻擊。

僅僅這種描述這就很能讓人聯想,其中最讓人感到棘手,甚至說不可思議的是白天打雷。即便是打雷,至多是打幾個雷,而不可能是在一大片空域高密集打雷。而且雷直接打在地面上,讓呂濟大軍莫名其妙先死傷了不少人。

假如一定要有個合理解釋,黑巾軍顯然不可能預測到雷暴天氣,更不可能用所謂的妖術招來雷公電母,只可能是再地下埋了什麼,但總不能是地雷吧,除非黑巾軍率先發現了火藥,並將之投入了實戰,如果是這樣,黑巾軍以妖術戰無不勝的神化倒也說得通。

中國古代火藥的發現屬於巧合,由煉丹方士在煉丹過程中發現。

理論上而言,火藥沒有任何技術難度,只需要偶然的組合機率,是可以具備誕生條件的,因此與技術積累和時空沒有任何聯絡,除非硫磺、硝、碳三中元素中有一種,或者幾種不曾被人類所發現利用,導致火藥不具備產生的條件。

但硫磺、硝作為時下絕對管控的引火發煙軍用物資,各國管控極嚴厲,其中硫磺只有長孫國火山下有大規模生產,其餘各國產量不大,鹹國更是少得可憐,加之當下嚴重缺乏礦物勘探技術,都停留在偶然發現,因此各國硫磺幾乎都需從長孫國進口。

要弄來足夠的硫磺並製造出足以殺傷八萬人大軍的火藥,幾乎不太可能,地球史上也沒有這麼大規模的人工火藥爆破的先例。

更何況呂濟在馬庚河盤與黑巾軍遭遇,火藥埋河畔的潮溼在地下,不做成地雷,受潮後將會失效。即便放在瓦缸內,用數以萬計的瓦缸做成地理,如何同時起爆也是問題。

至少百里燕(既魏賢)不太相信黑巾軍已經弄出了火藥,並已經大量製造。倘若如此,黑巾軍應該去揍志軍,將中原霸主三十萬大軍揍垮,所有列國都會識相,黑巾軍距離封國也是遲早的事。

所以,黑巾軍不可能有火藥,而是用了其他什麼手段在地下做了手腳。

第二天,姜閔尚未從陔陵歸營,姜乾以廣信勤王軍名義,召集北海各路勤王軍首領,在廣信軍大營商討整合北海各地勤王軍之事。

北海下轄蒲城、廣信、鼎煬、麟城、茂丘、粟海六城,其中廣信、鼎煬作為北海第一、第二人口重鎮,廣信被實封給姜閔,鼎煬虛封給了張雋,北海第大三大重鎮粟海為北海郡治所所在,其他各城有封君六人,侯爵、公爵以上受封者只有廣信與鼎煬。

姜乾召集北海勤王軍首領開會,欲求將北海駐地的勤王大權收攬於廣信軍手中,但鼎煬侯張雋長子張佑此番代表鼎煬侯坐鎮鼎煬軍,當然不會同意拜廣信軍為大都督,於是其他各路勤王軍也不表態。

此時誰都明白,廣信軍兩萬人馬比之任何一路勤王軍數量都更為龐大,倘若北海郡勤王軍兵權歸於廣信軍,日後萬一廣信公造反,整個北海的權貴誰能脫得了干係,張佑不點頭,就是代表了鼎煬侯和鹹王的意思。

鼎煬侯此番派長子張佑率軍勤王,張家護兵才不過一千,咬牙又募新卒六千,方才七千人。

原以為廣信公姜閔來出兵一萬應是姜閔的極限,不曾想一口氣來了兩萬人,廣信城還有郡兵一萬,護兵一萬,這已經不是勤王,是來示威的。這種情況下,誰還敢與廣信公同流合汙,戰後還不是給清算的物件。

眼下仗還沒開打,各路勤王軍就如此這般心懷鬼胎,真要是兩軍對壘,就以現在的凝聚力,能守住永興河一個月,不被黑巾軍嚇死,就算是不錯了。

會議不歡而散,讓姜乾很是惱火:

“張佑為一己之私不顧存亡之危,要分北海兵權,著實可惡。”

這時羅松亭不動聲色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