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本將正擔憂此事。鼎煬侯令本將兩日內查明晉軍中軍所在,若是在城內,非但本將此前斷言之詞將淪為笑柄,恐怕還得害了全軍,不知閣下有何高見。”
百里燕沉默片刻,接著說道:
“鼎煬侯此人急功近利急於立下戰功,按說先以穴攻打下杜陽城,此計確實是好計,只是計策再好,不謀劃詳盡周全,也無濟於事。
如今已是騎虎難下,韓合將帥旗、帥帳置於城內,怕也是韓合看破了鼎煬侯此人,故意設計引誘鼎煬侯攻打杜陽城。
要說有無解法,並非不是沒有,只是若是依在下計策行事,鹹軍怕是要元氣大傷。”
“閣下但說無妨。”
“抓公子昌。”
“抓姒昌!”趙遜一怔:“這如何抓得。”
“趙將軍必先遣人探明晉軍城外兩營,韓閤中軍必在城外無疑,姒昌也定在中軍。只要將其抓住,韓合是萬萬不敢強攻鹹軍。但眼下韓合將帥旗、帥帳置於城內,怕是將軍探明瞭韓合真中軍設在城外,以鼎煬侯秉性,怕是也不會相信將軍之言,依然還會攻城。
既如此,將軍可將計就計。”
“如何將計就計?”
“鼎煬侯昨日在西城下吃了大虧,故而得知晉軍帥旗、帥帳置於城內,下次便不會只攻打城西,而是城西、城南、城北三面齊攻,為遏阻晉軍城外兩營攻擊我攻城隊,鼎煬侯必然分兵前去阻截。
既如此,將軍可請命去攻城外晉軍大營,不惜一切代價奮死殺敵,抓住姒昌,如此晉軍必破無疑。”
“可我軍眼下式微,萬一晉軍強行與我軍決戰又如何。”
“頂住。俘獲姒昌後即刻撤回大營,堅守營壘不出。而後陣前押出姒昌,以震懾晉軍,打擊其士氣軍威。晉軍士氣一破,此戰我軍即便敗了,也是贏了。
屆時挾姒昌威逼晉國,令其停戰說和,只有如此鹹國尚有一線生機。”
“這個……”
趙遜猶豫不決,百里燕看出端倪說道:
“在下知道,將軍麾下兵馬眼下已不足兩萬,若是再分走若干人馬去攻城,強攻晉軍中軍怕是難以為繼,必然損失慘重。但眼下也唯有此計可行。若是成功我軍只要堅守營壘,待晉軍糧草不濟,便可迫使晉軍罷戰。
當然,韓合定料定我軍不敢殺害姒昌,故而期間必然瘋狂反撲,以奪回姒昌,因此大軍需要做好久持準備。”
【注】關於帥旗所在為何在古代如此重要,首先得闡明一點,古代的通訊交通落後,帥帳意味著指揮中樞。因此帥帳、帥旗、中軍是整個大軍的核心,所謂打出假的帥旗,往往是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但同樣也會因為主帥和中軍的錯位,導致既有的通訊體系的改變。
眼下韓合在城內,中軍在城外,尚且可以如此就近取便利,設真假帥帳。如果大軍各部相距幾百公里,再設假的的中軍,就會露出破綻,因為軍情訊息不可能送去假中軍,當然,可以冒充傳送訊息去假中軍冒充聯絡通訊的密度,但真中軍要隱藏通訊密度是很難的,尤其是沒有無線通訊的年代,都靠人和馬傳。
最後,中軍的改變和隱藏,勢必導致全國聯絡系統的改變,距離越遠,這種改變帶來的影響越大。
試想君主往前線下達命令,結果中軍藏到了幾百裡外,而訊息送到了假中軍,再等轉發給主帥,又得跑幾百裡,錯失了最佳時機。因此中軍位置的改變,往往帶來通訊、情報、後勤的不便利,整個系統的改變,又會暴露中軍所在。因而中軍、帥旗、主帥的隱藏,需要特定的環境和要素,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