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當前,李於的腦子轉的很快,分析出三軍裡多有趙佗親信,你根本無法判斷哪些人忠於皇帝,哪些人又是忠於趙氏。
一旦判斷失誤,那他們的奪權之事可就完蛋了。
故而先期不能動用三軍,否則有被趙氏反制的風險。
李姝皺眉道:“若是連郎衛都不能用,那吾等如何擒拿控制趙氏黨羽?”
李於略一思索,當著太后母子二人的面,說下了一個常被忽略的勢力。
“宗室。”
他低聲道:“宗室諸公子,皆乃陛下叔、伯,為嬴姓血脈,始皇帝子孫。面對權臣竊取國柄,宗室之人天然就站在陛下這一邊,趙氏無法染指他們。吾等可藉助宗室諸公子之力,定能擒趙氏黨羽,然後掌控三軍。”
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宗室無功不得封爵,日子過得不是很好。
但再不好,那也是相對來說的。他們是王家血脈,每個人府上都有上百人的奴僕,若是諸公子一起響應,弄出個千人甚至數千人的勢力是沒問題的。
“陛下傳詔令三軍勿動,則不至於驚擾趙氏黨羽。由諸公子在夜中率僕從先去拿下趙氏府邸,將趙徹等人控制在手,然後再將涉間、黑臀、鍾離眛等人一個個拿下,如此清除趙氏勢力後,則三軍便可握於手中,大勢可定也!”
李於說出自己的計劃,井井有條,有很大的成功率,讓皇帝母子皆頷首稱讚。
“宗室之人,確實是站在朕這邊的。”
接下來,李於藉口皇帝生病,由太后下詔,招諸公子入宮覲見。
當著公子文、公子武、公子高、公子將閭、公子胡亥等諸公子的面,李於激昂開口,控訴趙氏專權,竊取國柄,並於軍中安插勢力的事情。
諸位公子臉色大變,面面相覷。
“趙氏竊取國柄,盡掌軍權,朕甚感不安,若趙氏有田常之心,將傾覆我秦國近六百年之社稷啊。如今我嬴姓天下值危亡之際,還請諸位宗室長者助我,擒趙賊,以衛守天下。”
三世皇帝聲音哀泣,向諸位公子行禮哀求。
除了以情動人外,他還聰明的丟擲了利益作為誘餌。
“趙賊獨霸朝綱之事,讓朕明白一姓之天下不可無輔弼相助,若此番能擒趙氏,肅清朝綱。朕當開宗室之禁,甚至行分封於遠疆,以立宗室,此事亦無不可啊。”
在三世皇帝和李於看來,只要能拿下趙氏,讓他們掌握國政,分封宗室並非不可接受的事情。
當然這個分封是不可能在秦國郡縣內分封的,到時候大事一定,三世皇帝就可封諸公子到化外蠻夷之地,比如日照郡發現的那個名為東瀛的大島,天高地遠,秦國難以管理,就可以分封點人過去嘛。
果不其然,利益才是最為打動人心的。
聽到三世皇帝居然願意開宗室之禁,甚至搞分封,諸公子頓時眼睛都紅了。
相比於在咸陽被圈養,在外面稱君做主豈不美哉。
更別說三世皇帝說的有道理,趙氏勢力太大,一旦真起了竊國之心,那他們嬴姓的天下就可完了啊。
公子文、公子武、公子高、公子將閭等人在略微猶豫後,皆俯首道:“臣等願助陛下,擒奸臣,扶朝綱!”
位於後方的公子胡亥也跟著說了一句,只是他的眼神有些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