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忙下馬回禮。
然後他就看到了站在太子身後,身穿玄端素裳的趙佗。
趙佗也正望著他。
兩人相望,四目對視,皆在心中呼喚著對方的名號。
“李將軍。”
“趙佗。”
李信嘴角勾起一絲弧度。
這一次,他終於可以解開心結,去坦然面對趙佗。
趙佗也笑了。
遼東的風雪霜寒使得李將軍的容貌滄桑了不少,但他雙目中的光亮,讓趙佗知道,那個滿身英雄氣的李信又回來了。
始皇帝對於李信的凱旋同樣十分看重,甚至期待感還超過了擊破月氏的王離。
其中緣由,正是張良刺殺之事。
“張良賊子,潛遁無蹤,朕深恨之!”
始皇帝每次想到張良,都會感到恨意難平,哪怕他早將昔日韓國貴族中與張氏有交往關係的家族盡數誅殺,依舊難掩心中的怨憤。
元兇張良抓不到,那為張良提供刺客的朝鮮王族、滄海君自然是一個也別想跑。
李信沒有讓他失望,帶著秦軍踏平朝鮮,覆滅三韓,為他復了仇。
唯一美中不足的,大概就是箕準的自焚和滄海君的自刎。
“這兩個賊子倒是狡猾,知道被活捉來咸陽,朕必讓他們身具五刑,受盡一切懲罰而死!”
始皇帝咬牙切齒,好在兩個重犯雖死,尚還有其他俘虜來供他發洩怒火。
“朝鮮王父子,為反賊張良之友,行謀刺之事,當腰斬棄市。”
“馬韓酋首,意圖包庇逆賊滄海,抵抗我大秦天兵,朕大恨之,車裂以循。”
“箕準和獩人滄海之屍,挫其骨,揚其灰,讓其屍骨無存!”
幾句話下去,就決定了那幾個海東小邦君主的下場,這讓始皇帝心頭舒服了一些。
果然只有殺人復仇,才是最好的解壓手段。
解壓後,始皇帝對於功成歸來的李信同樣是不吝惜封賞。
李信收復遼東和擊破東胡的功勞,已經封了下去,使他爵位升到了大上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