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必不負陛下!”
趙佗恭敬叩首,出宮之後就前往咸陽西郊外。
長公子扶蘇代表他的父皇,和群臣一起在郊外相送。
這種場合,大家說的都是些“恭送上將軍”,“祝上將軍凱旋”之類的祝福語,並沒什麼好說的。
廷尉李斯在和趙佗道別後,看著這位年輕的上將軍踏上戎車,率領士卒西去的背影,緊繃的臉皮徹底舒張開。
這小子,終於走了!
他的目光又落到站在前排的公子扶蘇身上,心中暗道:“長公子一改昔日楚系之態,不再為皇帝所惡,如果能保持下去,太子之位可期。只是他和趙佗走的太近,有些不美,該趁著這時候,讓於兒去與公子親近了。”
李斯眼中閃過異樣的光芒。
如果是以前受昌平君影響的扶蘇,他還真不敢去接近。
但現在隨著扶蘇鞭屍昌平君,徹底擺脫了楚系的影響,性格上也略有改變,很少再和始皇帝頂撞,配上他長公子的身份,日後繼位的可能性很大。
最關鍵的是,公子扶蘇,可是他李斯的女婿啊!
……
十一月。
咸陽以北,一支數千人的軍隊行徑在泥濘的道路上。
“北地郡是昔日義渠舊地,戎人甚眾,與秦人雜居,其西、北以昭襄王時所修建長城與北方的胡人分界……”
趙佗的耳邊傳來酈食其的講解聲。
他這位心腹謀士在來北地之前,就在御史府藏書室中將關於北地郡的情報搜刮一空,如今談起此地見聞,那真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讓人聽在耳中還以為酈食其就是本地人呢。
“義渠舊地啊……就是那個睡了秦國太后,就亡了國的義渠。”
趙佗暗暗吐槽,說起來北地郡的疆域,秦國得來的不算很光彩。
義渠原本是秦國西北的一個強大的戎人部族,勢力很強,與秦人素有仇怨,曾經趁著公孫衍合縱五國攻秦的時候,從背後捅秦國刀子,乃是秦人心腹大患。
不想辦法剿滅義渠,秦國就很難聚集全力東出征伐。
後來秦昭襄王的母親宣太后,就巧施美人計,和義渠王勾搭上,還給對方生了兩個孩子。
待到濃情蜜意之後,宣太后將義渠王誘到甘泉宮殺死,然後發兵北上,剿滅了義渠,在此地設立郡縣治理。
北地郡的郡治就在義渠,也是這一次趙佗的大軍囤聚之所。
秦國北伐,共出兵三十萬。
按照廟算時,趙佗和太尉王賁等人定下的大戰略。
秦國的三十萬大軍將分成三個出兵方向。
分別是隴西郡、北地郡和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