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秦將> 第五百二十四章:禍水北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二十四章:禍水北引 (1 / 3)

北方的心腹仇敵?

殿中群臣的目光望了過來。

始皇帝將剛要說出口的話嚥了回去,思緒被趙佗的話吸引。

他微微沉吟,開口道:“卿所言心腹之敵是胡人?”

趙佗應聲道:“陛下所言是也,相比南方百越之民,對我大秦來說,北方的胡人才是心腹之患。”

既然開了頭,趙佗就不再顧忌,直接說道:“百越之民,少兵甲而棲居山野,因地形而內部分裂,自相殘殺,這些越人對於中原之地少有覬覦之心,縱使我秦國不遣兵征伐,他們也不敢襲擾中原,侵我疆土。”

“但北方的胡人卻不同,他們居於水草繁茂之地,民風彪悍,幼童能騎羊射鳥,壯男能縱馬賓士,開弓射獵,來去如風。其風俗,寬則隨畜,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習兵戰以侵伐。每到秋後,我中原糧食豐收的時候,這些胡人便集結成群,驅馳南下,劫掠邊地,殺戮夏民。”

“臣聞自唐虞以來,山戎、葷粥等胡戎便與中原征戰不休。殷商時有高宗討伐鬼方,宗周時則有周王征戰獫狁,之後更有犬戎肆虐,於驪山戮殺周天子。”

“至於諸侯混戰以來,北方之民更是屢屢南下侵擾,我秦國先王便曾剿滅義渠諸戎,又與匈奴數戰,後因致力於東征,修長城以御胡,方得一息安寧。”

群臣沒人反對。

相比於南方只會躲在林子裡自娛自樂的越人蠻夷,北方的胡人明顯更有侵略性。

當年的宗周就是被犬戎幹掉,周幽王就被殺死在驪山上,此等前車之鑑,誰人能忘?

更別說秦自立國以來,就和戎狄血戰數百年,飽受其苦,誰也不能否認趙佗的話。

見無人反駁,趙佗又道:“今我大秦以西以北,尚有月氏、匈奴和東胡等三大草原強國,對我中原常有襲擾之意。之前臣率兵伐代,便與匈奴大戰,雖斬殺其萬人,但不損蠻夷筋骨,經過一年休息,這些胡夷恐怕已有再度南下之心。”

“故而臣認為,與其發大軍擊南方癬疥之疾的百越,不如先以偏師在南方修築道路,以使者、商人收買越人部落,挑撥內鬥,為後續征伐做準備。我秦國如今的當務之急乃是先破北胡,奪取河南、河西等地!”

“此兩地者,水土豐饒,適宜牲畜繁衍,我秦國若奪此地,則能放牧牛馬,此乃強國之利,遠勝於佔領南方溼熱蠻荒之地!”

秦始皇眼睛微眯。

趙佗說的是事實,北方胡人屢屢和中原開戰,威脅確實比南方的越人大,若要論及發動戰爭的必然性,北方自然是要更加迫切一些。

與此同時,趙佗說出了最後一個理由,讓始皇帝徹底意動。

“昔日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為塞,此等地域皆為諸夏之土。”

“但如今,北方胡人趁著我秦國東滅六國之時,南下佔據高闕、北假、河南地等,讓昔日趙土淪為胡戎肆虐之地。”

“今陛下平一宇內,乃是諸夏之主,當收復趙土,徹底恢復諸夏疆域,以向蠻夷宣示皇帝之威德!”

秦始皇眼中閃過一道精芒。

他在此之前,其實也有北驅匈奴的想法,只是想著趙佗之前在代郡擊破了匈奴單于的大軍,覺得北方的威脅暫時被遏制住了。

故而他並沒有像歷史上一樣,在平定天下後就調遣蒙恬駐守上郡以御匈奴。

始皇帝的戰略設想,是趁著馮無擇率兵在南方的時候,順勢調遣大軍快速平定百越,然後過上幾年再發兵北擊匈奴。

百越、胡人。

皇帝全都要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