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需要一個新的目標。
打了二十六年仗的他,不是一個安分守己,與民休息的君王。
秦國那些閒置的,渴望立功的武將也需要一個目標,可以讓他們立功升爵。
這時,秦國滅楚,曾與之交戰的百越諸部自然就凸顯了出來。
趙佗南征,擊破于越,降服越君,並其地為會稽郡。
馮無擇南征,破幹越,據贛地,使秦國領土至於北向戶。
從以往交戰的情況來看,百越之人無兵甲之利,不堪一擊,再加上南方地廣物博,自然成為了一個讓秦國君臣注目的征伐目標。
始皇帝現在,就是在著手佈置了。
想通這一點,趙佗沒有上書建言。
他不能在始皇帝詢問之前開口,必須等待。
他是少府,主管百工。
軍事是太尉的職責,不歸他管。
除非始皇帝將這件事情在大朝會上交付諸卿議論,否則他私自開口建言,就是越俎代庖,插手了不屬於自己職責的事情,這是大忌。
好在,對於發動戰爭這種大事,始皇帝秉持了統一天下之前的慣例,採眾人之智,而非一人獨斷。
在七月底的大朝會上。
始皇帝坐在帝榻上,威嚴的目光自武將列中掃過,順勢看了一眼列於李斯身側的少府趙佗,正式向滿朝公卿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楚地之南,有百越之民,昔日助楚而抗秦,朕甚惡之。”
“趙少府、馮將軍,先後定於越、幹越之地,然百越之屬,尚未朝服,朕欲發兵滅之,並其地為秦郡,諸卿且議之。”
始皇帝的聲音很平淡,話語裡毫不掩飾自己對於百越之地的覬覦。
大殿之中,除了少數人外,諸卿並無意外之色,不少武將還面露激動。
他們等啊等,終於等來了想要的戰爭。
“我秦國滅楚,有不少楚國貴族南逃越地。越人收留這些楚國貴族,與我大秦作對,實當誅滅。”
“臣羌瘣請命,願率大軍為陛下剿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