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懂什麼?”李斯嗤笑一聲,說道:“此物雖然比不上絲帛,但勝在便宜啊。你可知這東西是什麼造出來的。”李於問道:“何物所造?”李斯笑道:“麻頭、破布,甚至廢棄的鞋履皆可造紙。據趙少府說,日後還能用樹皮、木頭、竹子,甚至是草也能造紙。其價錢可比帛便宜多了!”
“草也能造紙?”李於臉露驚訝,又想到李斯剛才話裡提到的人名,問道:“這是趙少府造出來的?他竟然還會這種本事。”李斯感嘆道:“是啊,他這少府還真是當的名副其實。這紙能夠書寫,比簡牘便宜,還比絲帛輕便,兼具二者的優點,且堅韌……”嘶……隨著撕裂聲響起。
就看到李於手中的麻紙已經被撕成了兩半。沉默。
“豎子,你乾的好事!”李斯罵了一句。他有些心疼。皇帝可只給了他六張啊!
李於尷尬道:“父親說此物堅韌,我忍不住試了試。”李斯哼了聲,伸手把剩下的五張紙拿起來。
“今上準備讓少府大量造紙,用來輔助我秦國統一天下文字。日後這紙推廣開,天下法吏都將用此物來書寫謄抄。簡牘這東西,或許就要被淘汰嘍。”李斯說著,忍不住搖頭感嘆。
以他的見識,自然能看出這種兼具便宜和輕便的書寫載體出現,意味著什麼。
將改變世道啊!不過作為
“便國不必法古”的法家門徒,他對於這種方便治國的新東西,接受度一向很高。
“統一天下文字啊。”李於則咀嚼著這句話,又盯著李斯手中那五張紙,特別是那張寫了
“橘”的黃紙。他蹙眉道:“父親,此物除了方便政務和律法推行外,還能讓人更易讀書,有這東西在,諸子學說恐怕將會更加容易普及。”方便讀書?
李斯一雙老眼瞬間眯了起來。是了,李於這句話倒是提醒了他。他一直想著紙能幫助行政和推廣律法。
倒是忽略了,此物還將讓讀書的成本降低。這個時代,一般用竹簡進行書寫。
一枚竹簡,少的能寫二十餘字,多的則寫三四十餘字。據他所知,像儒家的《論語》,如果用竹簡來書寫,需要五六百枚竹簡之多,重量達到一百多斤。
這般昂貴的造價,如果不是頗有資產的貴族和富家子弟,根本就讀不起書。
但如果換成用紙來寫的話。同樣的字數,紙的價格會便宜很多,而且還擁有輕便的特性,其普及性將遠遠超過竹簡。
紙的推廣流通,定能讓諸子百家的學說流傳的更廣,讓更多的人得到讀書學習的機會。
而諸子百家中,論普及性,自然是儒家最高了。儒家那群博士雖然在上次的尚公主事件中遭受了重創,被剝奪了參政權,但始皇帝並沒有廢除周禮。
儒家,在山東之地依舊有很大的影響力。若是那些儒家門徒用紙來謄寫經典,傳播出去,後果不堪設想啊。
“你說的沒錯,我當向陛下建言,此物只能用來進行政務處理和推行律法。”李斯眼中閃過一抹冷光。
“紙,不能給儒家和諸子門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