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侯三叛!
此話一出,那些來自山東,沒聽說過這事情的人,或是像羌瘣這般不學典籍史事的武將還表現的有些茫然。
殿中諸多秦國世族出身的公卿,卻是臉色大變。
王綰臉色微微發白。
李斯眼中閃過一抹讚揚之色,這小子抓得住重點啊。
帝榻之上,秦始皇臉色越發冰冷。
趙佗對著面色各異的諸公卿,繼續揚聲開口。
「昔日,我秦國惠文王,以張儀、司馬錯為將征伐蜀國,殺蜀王及其太子,滅開明氏。」
「第二年,惠文王封公子通國為蜀侯,以陳壯為相。然而不過六年時間,蜀相陳壯便反,殺蜀侯。我秦國遣大軍再伐蜀國,誅陳壯。此為第一叛!」
「惠文王又封公子惲為蜀侯,至於昭襄王時,蜀侯惲祭山川,獻饋於王。王與近臣,近臣即斃。王大怒,遣使者賜惲劍,使自裁,並誅其臣郎中令等二十七人。此為第二叛!」
「其後,昭襄王封公子綰為蜀侯,後有使者報蜀侯綰欲反,王復誅之。此為第三叛!」
「分封蜀國,三封三叛,如此昭襄王才廢蜀國分封而置郡縣!」
趙佗將那段史實擺了出來,對臉色發白的王綰和諸位博士道:「故而諸公所言分封之事,我秦國難道就沒有實行過嗎?蜀地三封三叛,這就是分封的結果啊!」
「諸公,爾等既然口稱分封種種利好。那我只問一句,分出去的諸侯,若是像蜀侯一般,或是如周初三監之亂那樣,諸侯至於封地,當代便行叛逆之事,又當如何?」
趙佗起身,雙目明朗,掃視殿中諸臣,發出厲聲質問。
郡國並行制,秦國早就有實行了。
當年蜀地僻遠,便有人言彼處不宜設定郡縣,而設分封。
結果是封一次反一次,效果非常不好。
分封出去的諸侯造反,這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個大問題,非常難以解決。
周初有三監之亂,週末有申侯勾結犬戎之亂,漢有七國之亂,晉有八王之亂,明有「靖難之役」,清有三藩之亂。
趙佗只問這些主張分封的公卿博士,諸侯造反,又該怎麼辦?
在趙佗這般質問之下,殿中剛才那些附和分封制的公卿將相全都沉默不言。
王綰和諸位博士面面相覷。
是啊,如果分封出去的諸侯,造反叛逆,那又該如何?
就算當代不反,但過了幾代人後,血緣澹薄,互生齟齬齷齪,那多半會反目相待,又演變成周室諸侯混戰的模樣。
怎麼才能防止這些諸侯造反呢?
帝榻之上,秦始皇眉頭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