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低聲道:「將軍說的是,但燕王既然出現,吾等卻沒有將其捉住,若是他再隨匈奴人北遁,大王聞之,必定不愉。」
就如蒙恬所說,燕王喜沒有出現也就罷了,但若是出現了,他們卻沒有將其捉住,反而讓燕王喜跑了,這讓素來有強迫症的秦王政知道了,那豈不是心中很不爽利。
趙佗皺眉,轉而問道:「據你們所言,匈奴已經南下於高柳城外?」
蒙恬點了點頭,說道:「據俘虜的匈奴人交代,此番匈奴大軍由頭曼單于率領,人數足有近十萬之眾,他們原本準備依靠燕王做中間人,聯合代軍與吾等對抗,阻止吾等滅代,從中牟利。」
「但匈奴人沒想到我軍會提前擊敗代軍,如今趙嘉也被擒獲,以末將觀之,那些匈奴人見無利可圖,定然會率軍北上,屆時燕王跟著離開,吾等想要將其擒獲,便很難了。」
「頭曼單于……」
趙佗眼神微凝,嘴裡低語著這個名字。
很多人都以為匈奴是從冒頓時代才開始強大,認為在冒頓之前的匈奴不僅弱,還是一盤散沙,但若是真的瞭解過冒頓之前的匈奴歷史,便會注意到頭曼時代的匈奴並不弱。
頭曼單于,冒頓之父,匈奴國家的真正建立者,第一個有記載「撐犁孤塗單于」。
匈奴在其手中發展壯大,以至於秦、趙、燕三國邊於匈奴,需要築長城以御胡。直到十餘年前,趙將李牧出動了一千餘兵車,一萬三千騎,勇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用如此規模巨大的軍隊再加上使用詐敗示弱的奇謀方才大破匈奴,破殺匈奴十餘萬騎。
破殺十餘萬匈奴騎是什麼概念?
日後冒頓強盛之時控弦之士總數也只有三十萬,可見那一戰的殺戮之眾,也可知戰國時的匈奴也並非什麼弱者,要不然李牧也不需要出動那麼龐大的軍力,還要使用奇謀方能破敵。
歷史上,匈奴之強,甚至讓統一的秦帝國也感受到了威脅,這才在統一後的第六年就讓蒙恬率兵三十萬北擊匈奴,將其重創,且修建長城防禦。
所以趙佗知道頭曼單于率十萬匈奴騎兵前來代地,不免感覺有些棘手。
他倒不是怕了對方,單純作戰的話,他手下秦軍不說殲滅十萬匈奴,但肯定不落下風。
他主要擔心的,還是匈奴人向來是見利則進,不利則退。
頭曼單于是貪圖燕王喜許諾的好處而南下,準備趁亂撈一波,如今見秦軍滅掉了他們原定的盟友代國,看到無利可圖,說不定搶掠一番後,就會直接北走,根本不和秦軍交戰,也不會給趙佗擒獲燕王喜的機會。
燕王喜,那是他趙佗想得到的人。
「燕王投靠了匈奴……」
趙佗低語著,突然他眼前一亮,想到之前發生的一件事情,和眼前十分相像。
北胡南越,亦有同乎?
見利則進,不利則退的匈奴人,真會在乎一個已失去價值的盟友嗎?
他轉頭,盯著麗食其,笑道:「先生不是想要立功嗎?眼前正有一份大功,不知先生可願取之。」
麗食其眼珠子一轉,撫須笑道:「將軍所言,莫非是要我出使匈奴。」
「然也。」
趙佗咧嘴一笑。
「請先生為我秦國使臣,帶上譯者,出使匈奴,面見那頭曼單于。」
「告訴他,我願意花錢購買燕王!」
……
高柳城外,無數氈帳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