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盛夏。
恆山郡,東垣城。
此地乃昔日中山國興起時,修築的戰略城邑,是中山國與趙國爭鬥的重要堡壘。
其北靠滹(hū)沱河,西依太行山東麓,扼守著太行出口,乃是連通燕、趙,控扼中原的要地。
但對趙佗來說,此城最大的意義。
是他的家族所在地。
恆山郡東垣城,這名字乍一聽或許讓人感覺陌生,但它在漢代被劉邦所改的新名號,定會讓人十分熟悉。
常山郡,真定。
這裡不僅是那位常山趙子龍的故鄉,也是他趙佗的出生之地。
身後傳來腳步聲。
“將軍,吾等已在城中找到那個名為彥的老僕。”
酈商走過來,低聲拱手。
趙佗點點頭,讓酈商帶路,同時吩咐短兵取百金前來。
滹沱河水,驚濤拍岸,浪花捲起千重。
在河岸與東垣城的廣闊平地上,是連綿不斷的秦軍營帳。
經過一路長途跋涉,以及沿途收攏的河東、河內以及上黨等地的秦軍,如今駐紮在東垣軍營的秦軍,有整整七萬。
七萬人中共有五萬戰兵,兩萬輔卒。
等到明日啟程,征伐代地的時候,恆山郡的郡尉還將徵召本地民夫,為他提供糧草和輜重上的支援。
趙佗一路所過,軍營中所見的將吏和士卒皆是行禮相拜,用崇敬的目光看著這個少年將軍。
走到東垣城中後,沿途的趙人平民更是一個個用畏懼,或是感嘆的目光盯著他。
“這個秦國將軍叫做趙佗,豈不就是昔日在吾等東垣長大的那個趙氏君子嗎?”
“是啊,是昔日左司過家的君子,小時候我還見過他呢?”
“我聽說他可厲害了,他在楚國打仗,連楚國最厲害的將軍項燕都不是他的對手,楚王都被他抓了呢。你說他要是這麼厲害,如果能幫助……”
聽到這話,有人立刻打斷道:“別做夢了,幾年前的事情你們忘了嗎?左司過為李牧將軍諫言,結果被大王下獄殺了,還派人來咱們東垣查封左司過的故宅,抓捕這位君子。這般仇恨放爾等身上,爾等能忍乎?”
趙人們在四周竊竊私語,因為他們用的是東垣本地的方言,周圍的秦軍聽不懂,但趙佗卻是一清二楚。
司過。
是趙國的官職,職如其名,是糾察群臣過失的官吏。
昔日趙武靈王少時,未能聽政,有博聞師三人,左右司過三人。
趙佗的父親,便是趙王遷的左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