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趙佗並沒有馬上下令讓蒙恬追擊潰敗的楚國左軍,因為他心中感覺有些不對勁。
項燕乃楚國支柱,是個能和王翦掰腕子的人物,在他的指揮下,楚軍哪那麼容易失敗。而且就算敗,也該從馮無擇面對的楚國右軍先敗,怎麼會是蒙恬先擊破敵軍?
心中雖然有了懷疑,但趙佗也清楚的知道,這是一舉決定勝負的機會。
戰場之上,勝機稍縱即逝。
為將者,必須抓住每一個機會,要果決善斷。
“命蒙恬分一部分兵力去追擊潰敗的楚國左軍,乘勝擊破。蒙恬則率主力轉向,直插楚國中軍,對其側面攻擊,攔腰截斷。”
“楚軍士氣不高,全靠一鼓之氣與我軍對抗,只要蒙恬側擊楚國中軍成功,和趙廣兩面夾擊下,當可迅速擊潰楚國中軍。”
“如此,楚國中軍和左軍皆潰,右軍獨木難支,安能抵擋。此戰勝矣!”
趙佗果斷下令,在蒙恬派來請示的人到達之前,就已經讓盧綰派出了傳令兵。
……
“好,蒙恬這年輕人果真貪功冒進,見我左軍一潰,便想著追襲,想要趁勢擊滅我左軍,如此便中吾計矣。”
項燕望著遠處的戰場。
看到隨著楚國左軍的潰敗,對面的蒙恬部秦軍開始了追擊。
這一來,便是他項燕取勝的時機。
“四百年前,我楚國先君成王,於城濮被晉人擊敗。此戰乃我楚國大恥,令尹子玉因此自刎謝罪。此戰為歷代楚將所牢記,時刻不敢忘懷。”
“今日,我就要以當初的晉人戰術來破你秦軍!”
項燕面罩寒霜。
城濮之戰,乃是楚人心中永遠的痛。
此戰之前,楚國如日中天,連續滅亡十餘個淮水小國,將勢力向北擴充套件到黃河流域。就連晚年的齊桓公率領八國之軍,也難敵楚人的長驅直入,只能勉強將楚國進取之勢遏制。
到齊桓公死後,楚國更是號稱無敵,泓水之戰大破宋襄公。壓得魯、衛、陳、蔡等國俯首稱臣。
那一刻的楚國,大有天下霸主之勢。
但隨著晉文公崛起,與楚軍在城濮一戰,並戰而勝之。
從此楚國霸業轉衰,晉國反而靠著這一戰威定天下,成為天下霸主。
這樣影響巨大的一戰,自然為楚人所銘記。此戰中晉軍所施展的戰場兵術,更是讓歷代楚將難以忘懷。
項燕在剛學習兵法的時候,就聽他的父親講過當年晉人的戰術。
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晉楚三軍對峙時,晉國上軍詐敗,佯做後撤之狀,引誘楚軍追襲。
對面的楚軍主將子西信以為真,指揮楚國左軍進行追擊,結果楚軍深入之後,被晉上軍反擊攔住。同時因為楚軍追擊深入,導致側翼暴露在了晉國中軍面前。晉國中軍分出一部分兵力抵擋楚國中軍,剩下的主力則轉向從側翼襲擊深入的楚國左軍。楚國左軍遭遇晉國兩軍的夾擊,傷亡慘重,潰敗而走。
同時另一邊的楚國右軍也被晉國下軍擊破,楚軍兩翼皆失,中軍只得退敗而走,導致了城濮敗績。
城濮之戰,是四百年前改變天下格局的一戰。
如今,他項燕也要利用這個戰術,來擊破面前的秦軍,為楚國尋得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