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外郭被秦將趙佗攻破?”
“大王向秦人請降?”
“楚宮已落入秦軍之手,大王和公子王孫,滿朝公卿貴臣,盡數為秦人所擄,被押送北行?”
當一個接一個的壞訊息,透過快馬從西邊傳到淮陰城時。
整個淮陰城內的上萬居民,以及城外的近十萬楚軍,盡數陷入混亂和驚慌中。
“大王降秦,我楚國亡了!”
“荊楚已亡,吾等何從?”
“秦軍即將東向,吾等又該如何辦啊?”
不僅是楚人平民和軍中士卒在恐慌,就連作為領導者的公子啟和項燕等人,也被這些訊息驚得面色蒼白,目露駭然。
因為壽春淪陷的速度,比他們預計的要快的太多。
“壽春乃是天下雄城,吾弟更有數萬大軍,怎麼會被趙佗那兩三萬人攻破外城?”
“趙佗此子,竟如此厲害乎!”
公子啟神色震驚,他的腦海裡浮現出那個站在李信身側,一臉澹澹笑容的少年。
他知道趙佗很有能力,故而在陳郢時,公子啟站在那高高的城牆上,看著趙佗出城的背影,嘴裡說出“既然無法收羅,那就毀掉”的話。
公子啟認為在他的參與下,李信伐楚必定慘敗。屆時趙佗在敗軍中,有身死被俘之危。
就算趙佗最後能僥倖逃生回秦,也定然會和李信一樣被這場大敗擊垮,因為罪責而被秦王奪爵懲罰,不說直接被打入冷宮,也是前程暗澹。
所以他在李信伐楚時,並沒有將趙佗放在心上。
哪知道此子在那場大戰中,雖然沒有改變李信慘敗的下場。卻另闢蹊徑,不僅躲開大敗的恥辱,更打出了一場讓世人驚訝的大勝,成為秦人心中的英雄。
當公子啟聽聞趙佗的種種事蹟,特別是泗水大勝的時候,他在感嘆之餘,心中不由生出一抹惋惜。
】
“此子並非秦人,若是他能為我所用不知該有多好。”
到了如今,他更聽聞趙佗大破十萬齊軍,逼殺項渠,甚至還攻破壽春外城。公子啟心中的那股惋惜、遺憾之情越發強烈,甚至還生出了絲絲悔恨之心。
他明明有得到趙佗的機會。
趙佗跟著王翦伐燕回來時,他公子啟那會兒還是秦國的昌平君,位居秦國右丞相之職,手中有很大的權利。
如果早知道趙佗這麼能打仗,是個名將種子。他當時就該不顧臉皮,直接從秦王政手中將其討要過來,以他當時的地位,只要找一些藉口,相信秦王政是不會拒絕的。
那樣的話,他就能將趙佗帶到陳郢好好調教,把那個少年變成他公子啟的人。